台山体育馆:一路见证排球之乡的发展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因承办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排球男子决赛而兴建的台山体育馆,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目前依然正常运作,为侨乡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台山体育馆位于台城镇城西,占地2400平方米,场内四周设11级观众席,可容纳3188名观众,馆内除供排球、篮球训练和比赛外,还可作体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竞赛之用。

台山体育馆的兴建源于台山排球的发展。台山是中国体育运动开展得比较早的地区,早在五六十年代被誉为“全国排球之乡”、“无台不成排”的美称,排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11个单位排球邀请赛,台山男子排球队所向披靡,获得冠军,《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排球之乡——广东台山县》的通讯。从此,“排球之乡”声名鹊起,誉满全国。

台山体育馆的原址是台城灯光球场,由于当年喜欢排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开始出现各种排球比赛,从而促使台山建成了一个符合国内比赛标准的灯光球场——台山人民灯光球场。

台山人民灯光球场是1953年建成的露天球场, 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台山队的训练、体校的比赛都可以在球场进行。当年台山人民热爱排球运动,每当灯光球场有比赛的时候,基本都坐满观众,后来更是不得不把场地扩大一倍。灯光球场开始的时候可以容纳3000人,后来扩大为5000人。

1958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到台山视察,还特意到灯光球场观看了排球比赛,并接见了参赛队员。就在这一年,台山县排球队在全国乙级队联赛中,取得了辉煌战绩,晋升为甲级队,开创了县级排球队进入甲级队的先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灯光球场已难以满足当时台山排球的蓬勃发展,1983年,旅港乡亲朱正贤捐资建成800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1986年,台城灯光球场改建成台山体育馆,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赛场面积800平方米,有3188个观众席位。

原台山体育委员会副主任邝振成回忆说:“因为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东举行,各个项目由多个城市负责,台山承办排球。台山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别人就要求有一个体育馆,你没有体育馆,怎么打比赛,这是全国性的。所以体育馆就是基于这个原因筹建的。”

当年,体育馆在拍板筹建后,也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台山体育馆于1984年开始筹建,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用于修建体育馆的建筑材料并不是十分充足,令到当时的筹建小组甚感困扰。因为体育馆上面是桁架结构,需要无缝钢管。而无缝钢管比较特殊,当时全国没有生产无缝钢管的厂家,无缝钢管需要进口。后来筹建小组通过关系进口了无缝钢管,然后盖好了这个体育馆。

台山体育馆建成以来,承办过许多大型的赛事,譬如先后承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排球项目决赛,全国性甲、乙、丙级排球联赛、分区赛、青年排球联赛,就连中国女排、古巴女排等都在里面进行过比赛、练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台山排球运动不及当年兴旺,但是台山体育馆仍发挥着它的功能,正如它正门前的雕塑——“腾飞”,将激励着台山人为重振排球雄风而不断进取。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1226009.html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Rayky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boo527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lzboo

 

Rayky(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