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钟楼

家乡区县: 甘肃省民乐县

张掖钟鼓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始建于1507年(明正德二年),重建于1668年(康熙七年),现位于张掖市中心,属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鼓楼也叫钟楼,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鼓楼始建于1507年(明正德二年),1648年(清顺治五年)焚毁于兵燹,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

鼓楼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砖包砌,基部衬砌石条,台顶砌有一米高的女墙,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门洞顶部砌5层砖券,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1668年,重建后,改为东“九重在望”、西“万国咸宾”、南“声教四达”、北“湖山一览”。钟鼓楼东南角有唐钟一口,铸有图案,每层6格,上层其中3格为飞天,飞天戴花冠,袒上身,下着裙,露脚,手拿花束;中层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层6格,其中3格是青龙白虎。全钟只有图案,无文字,全国罕见。

钟鼓楼雄伟壮丽,是人们观赏甘州现代化街景,五彩缤纷不夜城的最佳观赏点,也是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理想场所。游客置身于此,即可猎奇览胜,寻古探幽,又可品茶观景,清风随意。让人赏心悦目,陶然欲醉,乐而忘返。

朝颜(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