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明珠,于阜安家
程文炳故居坐落在颍东区袁寨镇老粮站附近,和千年古刹北照寺相距约8公里,二者均为袁寨镇的标志性名片。
进入程府大门,就看到工作人员王锐在值守,而旁边还有工人正在施工。王锐指着砖块说:“复建程文炳宅院,用的都是原来的老砖,上面还有编号,力图给大家还原、展现一个比较真实的清末官绅大户住宅。”如今,经过前几期工程的修复,程文炳宅院已经重新焕发出生机,因为房屋的设计颇具江南风格,还被誉为“皖南建筑和皖北建设风格的分水岭”。
迈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跑马楼,旁边还贴心地介绍跑马楼名称由来:此处廊檐高大,不必下马,可骑马通行。
再往里走,就是前厅静乐堂了,这里是主人会客的地方。堂上对联为两代皇帝老师翁同龢所书,旁边的桌椅板凳都已有了自己的文物编号。左右两侧的房间里则记录了程公生平,及中法、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内容。
从静乐堂右侧小门出去,绕过景墙,便来到了第二进院子,也就是过厅,这是程文炳喝茶、办公的地方,有书房、卧室等,可惜左右两侧无法入内。
再往里,就是太太小姐们所待的内宅——堂楼了。一楼大堂内还有程文炳的画像及壮勤公匾额,院内有大清铁缸,里面种了几许荷花,而院中的石榴树则是建府时所栽,距今已有一百余年。而左右两侧厢房,则为其后人程建礼的程氏剪纸传承艺术馆。
高义程公,后人缅怀
“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每一个砖刻、每一处木雕都意味深长。”王锐指着大门口的寓意门当户对的大青石;寓意寒窗苦读积累知识的冰凌式门窗装饰……每一处都别具匠心。“虽然这些是复建的,但力求准确,尽量做到1:1复原。”
“以前,我爷爷是程府里面的庄头,还曾见到过程公本人。”村民刘士坤在附近做工,他家就住在离程府不远的地方,他还记得爷爷回忆在程府做庄头时的自豪。刘士坤记得,每当提起程公,爷爷就显得特别恭敬。“爷爷还跟我讲过,为救百姓于水火,程公开自家粮仓赈灾的场景;虽治军严明,但却不滥杀无辜,还曾公然拒绝曾国藩杀俘命令,反被其赞誉有古仁将之风。”
在刘士坤心中,程文炳是个清廉的好官,家宅由来清白,虽然招用佃农,却也不曾苛待过下人。“他在这任职时,经常在军中忙活,经常一连几天都见不到人影,十分勤勉。”
这所始建于光绪年间的砖木结构官宅,是程文炳为光宗耀祖所修,占地6700平方米。刘士坤回忆“以前也是这三进院落,约有108间房子,现在除了新点,房屋少点,其他并没多大变化,若非此地曾改做老粮站和幼儿园,宅院会更加完整。”
目前,程文炳宅院已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宅院仍在修复之中,而它的故事也在继续……
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ulu__0305
我的梧桐子文章:http://www.wutongzi.com/a/120420.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48412160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4841216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