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江南地区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宏大的明清住宅建筑群,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之称。
整个建筑群占地五百余亩,房屋数千间,街巷纵横,院落连片,面山绕水,大气和谐。村落由7条南北向轴线组成。鹅卵石大街横贯东西。街北中 心为大宗祠,肃雍堂、树德堂两条轴线分列左右,周围有方伯第、柱史第、 大夫第、世进士第、五台堂、龙尾厅等六组建筑,点缀着四十余处园林、书 院、寺庙、道观及二十六座牌坊。
体建筑肃雍堂,始建于明景泰丙 子年(1456),天顺六年(1462)落成面 阔三间挟东西雪轩,翼以两庑,厅堂之 间由穿堂相连,形成工字形平面。前厅 边缝用额枋悬山出际,厅内又呈歇山顶 结构。前厅与正厅之间,屋顶采用勾连 构架,以避免大厅进深过长,屋面过于 升高而导致用材量大的弊端。肃雍堂建 筑构件如斗、拱、梁、额枋、檩等,采 用传统的彩绘装饰和东阳木雕艺术,从 而形成别于其它民居的一大特色。
悬挂在厅内正中央的卢宅大堂灯--“宝盖索 络联三聚七彩穗羊角灯”(右图)犹如一座灯山 五光十色,光彩夺目,该灯高4.05米,最大直径 2.1米,重127.5公斤,用40万余颗玻璃彩珠穿就 而成。大堂灯中间从上至下依次悬挂着六角羊皮 灯、八角料丝灯、红色羊角灯等大灯,周围再衬 以三盏一串的小羊角灯,并在下层小羊角灯下各 悬着一只彩珠花篮。此外,角间的飘带又以各色 彩珠穿成“琴棋书画”、“八宝”等图案,上、 中两盏主灯灯面的各种文字、花卉、动物图案惟 妙惟肖,与珠帘、飘带相互映衬,另有一番情趣 彩灯的取材用料极为广泛,有木雕、竹丝料丝、 琉璃、明角、羊皮、纱绸等;彩灯造型种类繁多 有连珠、宝塔、宫式、珠型、蛋黄、正方、六角 八角等;而且,灯还有春夏秋冬之分可谓有美皆 备,无丽不臻。肃雍堂大堂灯已于今年9月被吉尼斯纪录总部审定为中华“堂灯之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