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馒头(拼音:shēngjiān mántóu;沪语发音:ssanji mhoedhou)是流行于上海、苏州及其他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简称为生煎,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特点:皮酥、汁浓、肉香、精巧。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食品特色
上海生煎包外皮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满嘴汤汁,颇受上海人喜爱。成品面白,软而松,肉馅鲜嫩,中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对它的评价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头靠烘烤,鲜馅汤汁满口来,底厚焦枯是败品。”不仅介绍了生煎馒头的优点,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买,其至“罢吃”。
发展变迁
上海人管生煎叫“生煎馒头”,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上海,经营这种风味小吃的店铺遍地都是。曾经最为出名的是“大壶春生煎”,皮香肉嫩,后销声匿迹。如今出名的有一家取名“小杨生煎”,虽然省略了“馒头”两个字,可大家都知道这里是“生煎馒头”名店,每日早上五六点一开门就人满为患,不早早去排队肯定是吃不到的。
100多年前,上海的茶馆在供应茶水之余,兼营生煎馒头。后来,人们在不品茶的时候,也想以“茶点心”作为快餐,代替正餐。顺应人们的饮食需求,生煎馒头走出茶馆,成了“街头小吃”。随着需求越来越旺,生煎馒头的个头也越来越大,以至由传统的“一两四个”变成“一两一个”。生煎的皮大,馅也大,还包进了滚烫的鲜汤。功夫不到家,不可能煎得滴汤不漏;不会吃或心急的人,一口咬下去,很容易被“生煎”里的汤烫着。
广式生煎包
工艺:生煎口味:原本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生煎包(5张)
口感:此煎包鲜香味美,回味无穷.
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600克猪肉(肥瘦)300克
辅料:酵母20克
调料:大葱15克 姜6克 盐8克 味精3克 碱2克 香油100克 猪油(炼制)60克
做法
1. 将葱姜洗净切成末待用
2. 将猪肉洗净,切成末放入盆里,加入精盐、味精、葱末、姜末、麻油,调拌均匀,即成馅料
3. 将面粉放入盆内,放入酵母,水,和成较硬面团,饧发
4. 将饧发好的酵面放在案板上,放入食碱,揉匀揉透,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圆皮
5. 将圆皮放在手中,装入肉馅,捏成雀笼形,即成包子生坯,备用
6. 将平锅底抹上一些猪油,烧热后码入包子生坯,倒入凉水加盖煎焖
7. 两手随时转动平锅,使火候均匀,大约10分钟,见包子底呈金黄色,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隆冬时节,吃上刚出锅的生煎包,更有利于驱走寒气,嚼出香味,吸收营养。包子顶部收口处的黑芝麻,还有开胃健脾、顺气和中、平喘止咳的奇妙作用。
材料
发面团1份,猪肉馅,虾皮50克,葱(切末)3根,姜(切末)2片。
调味料:
A:酱油,香油各2大匙,盐,米酒各1/2大匙,糖1小匙,胡椒粉1/2小匙。
B:苏打粉,油各2大匙,糖3大匙,盐1/2小匙。
C:面粉2大匙,水1杯,调成糊状
制作方法
做法1
材料:
发面团1份,猪肉馅,虾皮50克,葱(切末)3根,姜(切末)2片。
调味料:A:酱油,香油各2大匙,盐,米酒各1/2大匙,糖1小匙,胡椒粉1/2小匙。
B:苏打粉,油各2大匙,糖3大匙,盐1/2小匙。
C:面粉2大匙,水1杯,调成糊状。
制法:
⑴肉馅,虾皮,A料,葱末,姜末搅拌均匀,制成内馅。
⑵发面团加入B料搓成长条形,均匀为30等份,擀成圆形面皮,分别包入1大匙内馅包好,收口捏紧。
⑶热油2大匙,放入包好的包子,以小火煎至底部呈金黄色,淋入C料,加盖煎6~7分钟,撒上葱、黑芝麻。[1]
做法2
原料: 丰裕生煎包配方(制40只) 上白面粉450克 酵种75克 净猪五花肉500克 猪皮冻200克酱油50克 绍酒15克绵白糖20克 味精1克 芝麻25克 姜10克 香葱500克 食碱7.5克 芝麻油15克 花生油175克
制作方法 :
1、将姜和香葱分别切成末。将猪肉洗净,剁成肉茸,放入盆中,加酱油、味精、绵白糖、绍酒、姜末和葱末(15克)搅拌。过片刻,加清水150克继续搅拌,再放入搅好的猪皮冻末、芝麻油搅匀上劲,制成馅心。
2、将面粉(400克)放在案板上(其余作扑面),中间扒窝,加入200克40~60℃热水,将酵种撒碎放进,揉成面团,用双层布盖好。约2小时后,见面团膨胀发起,将中间扒开,倒进碱水,揉至面团光滑柔润,搓成长条,摘成面剂40只,在面剂上淋上花生油(25克),拌一下,逐只揿成直径6、7厘米的圆面皮,放在左手中,将馅心(20克)放入皮子中间,用右手拇、食指捏着面皮转捏折纹,收口后在顶部逐只沾上芝麻和葱末,成生包坯。
3、把平锅置炉火上烧热,倒入花生油(50克)滑光锅面,将包子由外向里逐圆摆满。然后,加清水约500克,盖上锅盖,焖至水分基本收干,揭去盖,倒入花生油(100克),加盖转动平锅,煎约2分钟,揭盖见包子鼓起,无水气,包底金黄光亮,即成。
特点:
面皮油润柔软,包底金黄脆香,馅心鲜嫩适口
注意事项
1、要想发酵面类做的成功,面团发酵的好坏,直接决定成败。中式面点的发酵比西点面包相对容 生煎包易一些,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一般可以让面团发酵充分,然后用食用碱调节,但加碱的用量只能凭经验,一般充分发酵的面团有一股酸味,加了少许碱,揉均匀后,酸味会消失。反之若碱加多了,面团带碱味后,也可以让面团继续发酵,那样也可以中和的。不过新手还是不要采用这样的方法,量不能掌握的话,更容易失败,若揉面不到位,碱没有完全揉均匀,成品表面会有黄点,口味也不好。还是采用用手指沾面粉插入面团的方法,不具弹性且留有指痕为基本发酵完成。
2、发酵完的面团要揉光滑,可以切开面团看,切面没有气孔,那就可以了,若有还是要继续揉。没有揉倒位,成品也会有大小不一的孔。
3、馅的调味很重要,窍门是最后加少许的糖提味。
4、生煎包的烹饪方法就是用半煎半蒸的方式使包子熟成,在煎包子时淋水就是利用水汽加快熟成的速度,并确保熟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