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的故事村—耿村

家乡区县: 河北省藁城市

耿村隶属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西距藁城市12公里,古属中山国。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于此地。为纪念耿再辰而设立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各路商贾。庙会中有唱大戏、说书、担经舞、打扇鼓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表演。20世纪40年代,耿村仅有四百余人,大小店铺、作坊却有一百余家,故有“小村大集”、“一京二卫三耿村”之美誉。外出经商、游历、当兵的耿村人,返乡时带回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说。天长日久,这里逐渐成为了商品集散地和民间文学传播地,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村民中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至今仍很盛行。

1987年以来,相关部门组织对耿村故事传承状况作了11次普查。目前,耿村的故事讲述者有二百三十余人,其中67人已被确认为“民间故事讲述家”。另外还出现了故事家庭、故事夫妻、故事兄弟、故事母子、故事父子等传承模式。

据相关资料显示:耿村民间故事文化已记录、整理出耿村民间故事六千余万字,编印内部科研卷本《耿村民间故事集》5部,公开出版了故事家专集《花灯疑案》(靳景祥讲述)、《兰桥断》(张才才、侯果果夫妻讲述)、《秀姑》(耿村女讲述者讲述)、《卧牛山恩仇》(王玉田、王仁礼父子讲述)、《靳正新故事百篇》(靳正新讲述)等5部,出版研究性著作《耿村民俗》和《耿村民间文学论稿》、《中国耿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三部,精选出版了耿村93人的作品《耿村故事百家》一部。1999年8月出版了455万字的《耿村民间文化大观》,是耿村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及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更是一部对开发民间文化宝库具有典范意义的扛鼎之作。耿村民间故事现象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日本等外国学者曾专程到耿村考察,还举办过国际学术研讨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耿村故事记录了一个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堪称一座“金矿”。

耿村被国际关注起源于1991年,由十几个国家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讲座会。他们一致认为,耿村文化现象是世界民间文化的奇观。自1996年始,耿村曾三次共接待了15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访问和文化交流。1995年,耿村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故事之乡”。

吃饭饭(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