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工作常态化

家乡区县: 镇平县

  今年以来,镇平县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配合衔接,完善工作机制,实施科学评价,加大奖惩力度。把绩效评价工作作为一种抓落实促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抓常、常抓,抓出成效。
  
   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牢固树立现场意识,加强现场核查力度,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由县委常委或分管联系县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及项目工作一线,做到绩效评价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经验指导在一线。根据《关于市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评价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的要求,对镇平承担的近30项工作目标以及县定重点大事和重点工程,逐项分解到位落实情况,重点查找产业集聚区、特色商务区、双基双治双安、反恐维稳等工作中存在主导产业不优、链条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进行反复商讨,制定解决方案,以会议纪要或文件形式进行任务分解,限期解决到位,通过领导抓、抓领导,逐步形成推动工作落实责任的倒逼机制,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有效落实。
  
   加强部门衔接配合。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在县绩效办的统一组织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各分包联系县领导与牵头单位绩效办以及发改委、统计局等责任单位,每半月与上级监控单位对接协调汇报一次,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摸清承担工作在全市的具体情况和“短板”,查找原因、梳理分析,建立整改台账,并上报绩效办;绩效办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作用,加强与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之间联动互动,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汇总整理,明确整改时限,并采取定期查看、现场督办等形式,加压增责,确保工作进度;在绩效办掌握全县绩效考评动态的基础上,及时了解与其他县的差距,召开分析研讨会议,找准在全市的定位,对整体工作、单项工作进行微调,确保“四议两公开”工作、“一村四警”、农村公路畅通等工作继续保持领先位次,加大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治安防控以及新增“四上”企业等工作力度,使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笼子。
  
   强化各项工作机制。建立现场办公制度,按照“工作项目化”的要求,每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议,由县领导、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督查,实地查看工作进度,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对不能现场解决的,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限期化解到位,快速推动工作开展。建立分析研判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对经济发展、双基双治双安、生态文明建设、特色化发展、差异化重大事项等各方面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重点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突出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消除差距,对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早制定应对预案,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定期通报排名机制,加强对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绩效评价的核实研判,定期通报排名,使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了解排名位次,找准位置坐标。
  
   严格督查兑现奖惩。建立完善督查长效机制,对指标体系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任务分解,建立年度“总项目库”,并将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是否工作在一线纳入考评,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过程监管,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实地督查,做到周调度、月通报、季度汇总、半年观摩、年终核验。制定《关于运用目标成果强化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对任务不落实的,下发专项督办通知,限时督促办结;对完成效果不好的,以督查通报在全县通报,并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告诫。持续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严格做到“三个挂钩”,即绩效评价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与单位工作奖惩挂钩,把绩效评价工作作为检验干部、鉴别干部的一把标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激励和重用,让不作为、乱作为、没作为的干部受到监督和惩罚,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

 

一叶扁舟去远航(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