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县下堡镇角盘村,原来有道东门,门的顶端座落着文昌殿和魁星阁,是一座三重楼的建筑,村人俗称魁星楼。魁星楼座东朝西,中层文昌殿的后外壁上,面东背西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牌匾,上面撰刻着“圣代良民”四个斗大的楷书金字,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这块金字牌匾从未凋落减色,它是角盘村人的骄傲。因为它是清道光皇帝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御书钦赐给角盘村的。令人费解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人口还不足五百人的黄土丘陵小山村,为何能得到皇封御赐呢? 传说,清道光二十三年,又是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时近午时,一乘巡抚大人的官轿,停落在孝义县衙门前。衙役慌忙入内向县太爷禀报,县太爷听说来了巡抚大人,来不及更换朝服,即刻到衙门外迎接巡抚大人于客厅。吩咐上茶后,说:“田大人真是个大孝子,年年清明时节总是按时回乡省亲祭祖。今年好像比往年更早些!”
“应当是祭祖省亲,先祭祖再省亲。”田大人喝了一口茶问:“马车备好了没有?”
县太爷回答道:“马车早已备好,就等大人归来。但今天已是晌午时分,吃顿便饭再走吧。”巡抚大人被挽留在县衙吃午饭。
这位巡抚大人名叫田生玥,时任山东省巡抚,与孝义县县太爷是老熟人,他每年清明时节回老家祭祖上坟,总是把八抬大轿和轿夫,寄留在孝义县衙,让县太爷备一辆马拉轿车,只带一个赶车人随行回村。以往因时间急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天,较往年提前来到县衙,所以有时间接受县太爷的午餐招待。席间闲聊中,县太爷叙述了田大人家乡角盘村的情况:
“角盘村素有“文化村”之称。角盘人以文化素养高闻名全县,村民对孔夫子十分崇拜。儿童初入书房念书,必须由家长领着,并带着丰厚的供品跪拜孔夫子神位,方可报名入学。对文字极端重视,践踏文字就是对孔夫子的不尊,就是大逆不道,凡是写有文字的破旧碎纸片,绝对无人随地乱扔,即使有人一时疏忽将书有字迹的纸片丢在街头巷尾,发现者也会捡起来小心翼翼的折叠好塞入墙壁缝内或者装入衣兜之中。所以角盘人才辈出,其中尤以书法为最,金榜题名者不乏其人。
角盘人尊君爱国的意识强。从道光皇帝登基以来,皇粮国税按时按点照纳无误,从来不欠一斤一两,在我任县令期间,年年都是超额完成皇粮任务。
角盘人品德优秀,凡事以德为先。村民对道德礼貌要求严格,严于律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乐善好施,路不拾遗已成为该村村风。其中妇女们遵从“从一而终”和“终身守节”的妇德为最优。现在,守节在五十年以上者就有数人,县衙正准备载入县志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