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四百八十寺”之“祠宇宫观尽英华”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大荔地界佛教寺庙多、信众广,修道祀神的祠宇宫观也不少,这与大荔所处的地域中心位置和广大民众祈福的心愿不无关联,同时它的兴盛发展,受到了浓厚的人脉地缘影响。
  黄、渭、洛三河在大荔交汇,先民认为这里最具灵气,故在三河沿线建了很多信仰崇拜、祭祀河神的祠堂。河渎祠建于临晋(今大荔),西魏文帝大统年间(535—551)进行扩建,北周武帝天和年间(566—671)建碑称“大象元年敕令江、淮、济各从本所祠,惟有一祠依旧不改,每岁发使致璧加牲以祀焉”。《史记》载:“水曰河,祠临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祭祀黄河神的河水祠建在黄河西岸大荔朝邑,汉唐宋元各代官方一直没有变化,祭祀等级、礼仪非常高。河水祠建在朝邑是有缘由的,传说中禹凿龙门、巨灵神推华山导河、河伯冯夷溺亡之地均在此区域,加之此段黄河接纳渭河、洛河,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摆动也较为频繁,故人们认为在这最有灵性、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此外,朝邑还建有奉祭水神的西海祠、奉祀河神的河神祠等。灵应观坐落在老朝邑县城西南三里紫阳山南麓,也叫紫阳观,因形如箕掌民间俗称簸箕掌,殿宇参差,甚是巍峨,时称名胜。韩邦靖《朝邑县志》载,金代儒者、道教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在拜谒黄帝陵途经朝邑时,曾在观内宿住并留诗于墙壁上。走的时侯漫天大雪,张三丰仅在雪中留下一个脚印,人早已不知去向。九龙庙位于大荔城南九龙村,庙址有池广五顷,布设八亭、桥梁、林圃,古有“龙泉溥涧、亚媛流芳、莲池君子、桃若仙人、丛沙细浪、洛水回丝、溪亭曙霭、蔬果春林”八景。岱祠又叫岱岳行宫、东岳行祠,建在朝邑镇,殿宇嵯峨,楼台峻立,据华原之形胜。明代增建献殿、香亭、钟楼、鼓楼、东西牌坊并前后围廊数十间,后代多有修葺。今所留乐楼也叫岱祠楼、东岳戏楼,斗拱桃角重檐结构,庄严堂皇,巍然凌空。下层戏台广阔收音,酬神赛会演戏听唱响亮,有余音绕梁之感。攀沿而上,北望铁镰山峦有如长虹辉映,南视太华三峰确是翠色欲滴,俯瞰黄洛渭飘若丝带,景物极佳。

 

肉松饼(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