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庙宇祠观沐甚雨、栉疾风,几度兴废,留存至今的已是屈指可数,或断瓦残垣满目疮痍、或灰飞烟灭踪迹全无,但不灭的是历史、是文化。
回望历史,南北朝乱世征伐屠戮无休无止,世事无常、今生苦短的情绪笼罩着从帝王到草民的每一个人,佛教于是乘时而兴,一直到北周易代为隋,佛教亦是前所未有的复兴。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六月十三晚,(隋文帝)杨坚诞生于冯翊(今大荔)般若寺,当时室内红光万道,照耀如同白昼,整个佛寺也是祥云笼罩、紫气萦绕,有个叫智仙的尼姑对杨坚的父母说,这孩子受佛天佑护,有金刚不坏之身。日后儿当大贵,自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果然,杨坚即位后虔诚信仰佛教,大规模度僧,普建寺院,有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助力,崇佛热潮快速席卷全国,对李唐皇室也影响深远。后来也就有了中国宗教史和书法史上赫赫威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太宗李世民制文《大唐三藏圣教序》,高宗李治又撰《述三藏圣教序记》,时任同州刺史褚遂良正书的碑刻,立于大荔般若寺内。此碑序、记同刻一石,款记龙朔三年(663)五月立,世称《同州圣教》。因为这座碑象征着佛教蒸蒸日上的地位,象征着统治者对佛教的褒扬与赞许,故以皇帝雄文、高僧真经与书圣神笔流芳千古。只是随着1970年《同州圣教》移入西安碑林,这段情缘才与大荔暂时了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