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属黄淮海平原,暖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在13.9℃~14.3℃之间。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为古城堡式建筑,连同城池外圆内方,形似古币。城墙周长 3.6公里,城门为拱卷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五门相照的四合院建筑群。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据传,上古时期,燧人氏在此发明人工取火,被人们誉为火祖,今有燧皇陵古迹。“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曾在这里生息,西周宋国、汉代梁国在此定都,南朝元颢和南宋赵构在此登基,北宋定为陪都南京。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伯,故《诗经 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阔伯便是商的始祖。阔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商丘是中国先商、商人、商品、商业和商文化的发源地。远古时期,由于最早在这里生活的商族人最先从事并精于物品交换,后来人们便将用于交换的物品称作“商品”,将物品交换称作“商业”,将从事物品交换的人称作“商人”。
商丘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无数英雄逐鹿商丘:五帝之一的颛项曾迁都商丘,五帝之一的帝誊高辛氏都毫,夏王相都商丘,商汤都南毫,微子封宋国,刘武徙梁国,赵构都南京.数千年来,在商丘建国、立都、设郡、置州、为神州重镇、曾称毫、商丘、难阳、宋国、梁国、宋州、宋城、归德府、应天府和南京.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
商丘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祖籍,古代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商丘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星罗棋布的历史人文景观:商丘古城为明代古城,是全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城内街道按八卦建造,连同城池,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有商丘作为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芒砀山汉梁王陵墓群,年代久远,世所罕见,在此出土的金镂玉衣,被评为 1991 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梁孝王陵壁画被专家誉为“敦煌前的敦煌”。商丘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遂人氏陵、炎帝陵、仓颉墓、孔子还乡祠、木兰祠、赵匡胤避暑的清凉寺、中原四大名刹之.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化在此都有丰厚的积淀,有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文化现象,在商丘还有保留,并形成一种商丘所独有的、独特“本土文化”。如商丘的庙会文化、戏曲文化、民间舞蹈、民间工艺、饮食文化超越时空,仍然显示着诱人的魅力.
庙会文化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其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图腾、祖先等的崇拜或纪念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除火神台会以外,还有“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玉皇庙会”,“伊尹墓庙会”和“木兰庙会”等。
商丘的戏曲文化也是十分独特的。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是豫剧,如果在商丘城镇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里,在耳边回响的始终是那大腔大调的河南梆子腔。
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汴河边便出现了河市乐和“撂地”演出的艺人。宋元佑六年(1091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照碧堂”,日夜都有戏曲演出。
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 “特产”。
商丘的民间舞蹈。目前仍在商丘民间流传的一些民间舞蹈,实际上是由远古时期部落聚会、祭祀仪式沿袭下来的一些 “肢体语言”。如今这些民间舞蹈已不仅仅是人们的娱乐形式而更具有“文化活化石”的价值。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民间舞蹈有三十多种,如龙灯、高跷、舞狮、旱船、竹马、火老虎、二鬼摔跤、老背少、花鼓舞、蹦伞、顶灯、独杆轿、顶塔、抬花轿、扑蝶舞、肘歌、串果园、鬼会、锔缸舞、小车舞、拉驴、挑花篮、秧歌舞、霸王鞭、挑经舞、大头和尚戏翠翠等等,极具地方色彩。高跷、竹马、旱船、火老虎、龙灯舞、拉驴等形体动作夸张大气、妙趣横生。小车舞、锔缸舞、挑花篮等优雅风趣,有说有唱,诙谐幽默。鬼会、大头和尚戏翠翠等寄托人们的强烈爱憎,表演中揉进不少武术和杂技艺术,多人同时作舞又各有独特造型。挑经舞历史传说色彩浓郁,情节诱人。鬼会又叫“大班舞”,其中人物皆为鬼魂,思想寓意深刻,深受群众欢迎。小车舞以活报剧的形式鞭挞丑恶,浓厚的民间情趣令人捧腹。锔缸舞以当地民间生活为题材,有浑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让人百看不厌。
商丘民间工艺。商丘人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编织、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辈出。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的剪纸风格迥异。
手锈分刺绣、彩绣、平绣、勒绣、刁平绣等。自古以来,商丘人民就有植桑养蚕、织帛绣花的传统。因古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宋绣”。
丝织挂毯是以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结编织的工艺品。丝毯织成后,经过片剪,花纹清晰,丰满秀丽,光泽性好,富有立体感。毯面上的图案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历经百年不变质。商丘的丝织挂毯,早在1930年的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就以“做工精细,技艺超群,品质优良、式样美观、经久耐用”的特色一举成名。
宋州柳编始于宋代。宋州柳编所用柳条枝均匀细长,坚韧洁白,适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具和工艺果篮、屏风、壁篮、野餐篮、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座椅、书架等。宋州柳编制品工艺讲究,古朴天然,能洗涤,不变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商丘的饮食文化。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商丘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品尝颇具古风的菜肴和小吃也就成了许多游客来商丘的目的之一。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商丘是中国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全市,与中国最长的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在此交汇。北京至珠105 国道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310国道在此相交。洛(阳)商(丘)高速公路也已经开通。
商丘历史悠久,民风古仆。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商丘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之成为一座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