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分布

家乡区县: 九江市彭泽县

县治龙城镇建设规划自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曾有划定,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起了作用,但无连续性,有的规划因某种客观因素而流于形式。1982年县建委下发彭建发[(82)11号]文件,县城乡建设局城建股着手编制县城1985~2000年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经过几年勘察与资料整理,于1986年底完成。1986~2000年彭泽县城镇规划定位为:龙城镇以棉纺、建材、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城镇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规划范围:南至黄花乡东风村凉亭岭,东至泉山镇的泉水山(信用社),东北沿江至澎浪矶,西至朝阳厂。总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控制在5万人以内。人均面积90平方米。四个功能区:老城区以党政机关为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所在地;南区为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卫生、科研、体育、对外交通和居民生活用地;北区沿江岸线至龙津寺,为港口、客、货码头、仓储、物资转运和居民生活用地;工业区自丁家湖至泉山一片,为工业建设用地。规划经县人大审定呈报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中除沿江路50米大道和半边街没有实现外,其余基本上达到了规划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城镇规划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1995年县政府又聘请同济大学有关专家对县城进行综合性建设规划。龙城镇规划至2015年,用地为9平方千米,人口控制在9~9.5万人。规划城镇性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棉纺、轻化、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镇。总体布局结构规划:为横向并列式的组团结构形态,整个城区由三个组团组成,同时以“单环、方格路网和副轴线”结构进行空间组织。依傍铜九铁路彭泽站规划城区形成第四个组团。城区公共中心呈现“镇级中心——组团中心——小区中心”三级布局。
镇级中心:现东风路——沿江路——马湖路布置市级商业贸易中心;九牛路(龙泉路西段)规划县委、县政府用地周围形成行政中心;马湖路—九牛路一带结合体育、公园形成公共活动中心;丁家湖公园一带形成文化展览中心。组团中心:围绕渊明湖公园建立西南组团中心,依托丁家湖公园和文化展览中心建立东北组团中心,在新建铁路站旁建立火车站组团中心。小区中心:三个组团按小区结构进行组织,按规定进行配套,形成相对完善的公共中心。
三个组团分别为:一是中心组团(老城区)为全县政治、商业中心,该组团居住用地适当缩小,着重进行原有设施的更新改造;二是东北组团,以丁家湖的改造、修建为依托向四周发展,成为工业居住组团和县城的文化中心;三是西南组团,以工业和居住为主的综合组团,其东北与渊明湖公园衔接,成为全县旅游、会议接待中心。火车站组团为1995~2015年县城总体规划中的预留组团。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团,主要分布在塔桥路西南火车站的北侧,在塔桥路和郊区外环路的交叉点附近集中设置金融、文化、娱乐、行政办公等服务行业。

蕴意(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