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加快脱贫致富达小康进程,科右中旗紧紧围绕生态立旗、农业稳旗、工业富旗、开放强旗、科教兴旗“五大战略”完成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强化第三产业“三大任务”,实现生态工业大旗、生态畜牧业强旗、生态能源城“三个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使全旗两个文明建设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692元增加到2005年的5502元,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44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0.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亿元,翻了两番半,五年内累计投资1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209元增加到2005年的650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685元增加到2005年的1891元。五年内累计引进国外资金442万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6%,五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6.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2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活动中,科右中旗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围绕建设生态工业大旗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科右中旗围绕建设生态工业大旗的目标,着力培育电力、煤化工、高载能、冶金、建材、采矿、农畜产品加工七大产业,一手抓现有企业改造提升,一手抓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培育,五年来,先后引进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区内外企业,总投资8.2亿元,实施了54个工业重点项目,全旗工业企业数由2000年的76个增加到2005年的11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5个增加到2005年的13个,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01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89亿元,翻了一番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617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17亿元,翻了一番半。特别是2003年以来,着手进行了2×13.5万千瓦热电厂、2×60万千瓦火电厂、10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以及4.9万千瓦风电场等一批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和项目推进工作,为“十一五”时期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牧业产业化
围绕“农业稳旗”战略,科右中旗确定了“一退、二进、三提”的建设目标,对农牧区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一退”,就是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发展精种高产的种植业,解决农牧民的温饱问题;“二进”,就是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推进产业化,解决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三提”,就是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
科尔沁右翼中旗农牧业的比重,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水平。在种植业发展上,通过大力实施“1350”工程,即每1个农牧民建设3亩旱涝保收的基本田、全旗基本田总面积达到50万亩,使全旗基本田面积达到61万亩,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旗粮豆总产量达到8.1亿斤,比2000年增产5.3亿斤,创历史之最。在畜牧业发展上,主要是通过加快推进“6625”工程和“1210”工程使畜牧业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提升。“6625”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建设6000个畜牧业专业户、专业户饲养的大小畜占全旗大小畜的60%、每一个专业户饲养改良基础母羊200只或改良基础母牛50头;“1210”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使每1个无畜户实现饲养2头基础母牛或10只基础母羊。全旗家畜总数由2000年的110.4万头(只、口)增加到今年的204.4万头(只、口),年均增长10.8%,大小畜总数由2000年的93.3 万头(只)增加到今年的183.9万头(只),年均增长12%。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上,通过切实加强八大基地建设,使草原肉牛达到18.9万头,草原肉羊达到94.4万只,草原黑毛猪达到20.5万口,水产业开发面积达到10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58.5万亩,西伯利亚苦山杏保护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饲草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41.4万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