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圣心大教堂

家乡区县: 广州市天河区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创建人是法国传教士明稽章。他曾回法觐见法皇拿破仑三世,得50万法郎专款。圣心大教堂土动工在1861年8月26日,并在1863年12月8日举行了盛大的奠基典礼。明稽章还专门从罗马和耶路撒冷运来泥土一公斤,表达天主教创立于东方之耶路撒冷,兴起于西方之罗马。现在教堂东侧墙角下“JERUSALEM1863”和西侧墙角下的“ROME1863”刻字依然清晰可见。

建筑风格

圣心大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又具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另外,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运用得得心应手,构图的完美,比例的准确,使其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

建筑结构

该教堂正面是一对高耸的尖顶石塔,象征升向天堂,皈依天主;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时钟,石塔中间东侧是一座大钟楼,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西边钟楼的西、南、北三个塔面安装有罗马字钟面的时钟,东边钟楼内悬挂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铜钟组;正立面的钟楼上耸立尖塔,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的特征,也是建筑造型艺术魅力的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充分展现:尖塔为空心的八角形锥体,用石块砌成,其下是三层楼房,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后像锥尖刺向苍穹。

外观设计

圣心堂原占地6000多平方米,除教堂外,还有医院、神学院及中、
小学校等房舍,现仅存教堂、主教府和东西的颐铎堂,门前为广场,周边为商铺及民居。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坐北向南,分为3层。底层开3个尖拱券门,门框外有层层退入的7对柱线与7层尖拱肋,中部正中有直径6米、石雕镂空的玫瑰窗。东西两侧的墙下方分别刻有“Jenuslem1863”和“Roma1863”拉丁文。二层当中是一用石头雕刻镂空的圆形玫瑰窗。三层为钟楼,一对八角形的尖形塔顶高峻陡峭,东塔装法式命名为“玛利亚”等圣名的铜钟4具,西塔安装机械时钟。堂内以二排纵向束柱把空间分为中厅和侧廊,采用尖形肋骨十字拱顶,东西两侧的外墙建有飞拱和飞扶壁,凌空斜撑。整座建筑的尖形拱窗、玫瑰窗、女儿墙及室内装饰精细,束柱的柱头以变形的麦穗作装饰,束柱柱础并在一起表示坚如磐石;出水口为中国传统风格的石狮式样。

石室教堂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格局,基座是三座 尖拱门,中央大门最大,左右门对称,这三座门及东西两侧的横门都是层层叠叠的尖券门,具有很强的透视效果。门楣上有精致的石雕图案,中间是硕大的玫瑰花窗,两侧对称的窗子和三楼的两扇窗都是合掌式的,与大门一样的暗红色,同样装饰尖券,在上下两部分之间,都刻有排列有序的栏杆。

内部结构

走进教堂,左右各有10根巨型石柱支撑交叉、急剧上升的尖拱,
使整个教堂内部保留着和外观一致的向上的升腾感觉。堂顶中间最高,两侧稍低,呈现起伏的态势。从大门向祭坛方向,由于石柱的排列和堂顶的尖拱结构,整个大堂有一种向上和向前延伸的感觉,渲染出庄重的宗教气氛。

石室中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最引人注目,正面、东面、西面各有直径7米的 圆形玫瑰花窗,用深红、深蓝、紫黄等玻璃镶嵌。这些彩色玻璃窗历经百年,多有损坏,多用国产的蓝绿色玻璃修补。而在当时,这些玻璃窗上所绘的是圣经故事。

交通

石室圣心大教堂地处一德路的老城区,交通相当便利。

自驾:

一德路是西南走向的单行线,不推荐驾车进入一德路,大部分的车道基本被各种各样海味玩具批发的货车所占用。可以选择在万菱广场地下停车场或者人民南路的新中国大厦地下停车场停车(儿童公园也有地下停车场,但尚未开放)。

公交路线:

可选择各路途经一德中路(交运医院)站【途经线路有8、86、823、61、82等线路】下车,即到,人民南路(文化公园)或者解放南路(海珠广场)的公交车:31路,38路,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均可以直达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广州东站则可以选择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至公园前站后换成一号线直达。半小时内到达绝对没问题。在海珠广场地铁站B1、B2出口,向西直走, 步行5分钟左右便可抵达,哥特式建筑十分显眼。[2]

开放时间

8:00-17:30(节假日不休息)  

吊2郎当小青年丶(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