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城之历史沿革

家乡区县: 柘城县

。[1] 夏朝时期称“株野”。

商朝时期称为“秋地”。

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

东周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此发生泓水之战。

东周战国时期,属楚国。

据《太平寰宇记》:“邑有柘沟,以此名县。”秦朝时筑 明清时期归德府

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定名为柘城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置县史。[1]

唐朝时属宋州。

宋朝时属南京应天府。

元朝时期柘城属汴梁路。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

明清时期,柘城均属归德府管辖。

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 解放初期商丘专区柘城地图

爆发时在柘城设立总前委指挥部。

1914年6月,柘城属开封道。

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柘城属日伪河南省豫东道。

1946年日本投降后,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

1949年解放后,柘城属河南省商丘专区。

1958年商丘、开封二专区合并,柘城属开封专区。

1961年复置商丘专区,1969年商丘专区改称商丘地区。

1997年设立地级商丘市,柘城属商丘市至今。[1] [6-7]

活着(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