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旧事—朱德来了

家乡区县: 南充市南部县

1960年3月11日,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朱德委员长回家乡仪陇视察工作,返回南充途经南部县,在南部县委机关小住了5个小时。这个消息一传开,全城顿时沸腾起来。县委原来打算办一个较为热烈的欢迎场面,可接到有关方面通知,说朱总走到哪里,都是轻车简从,一律不准组织群众接送。于是,县委只是由在家的部分同志准备接待工作。 当时领导分给我们的任务是负责安排中午的吃饭问题。在那个年代,物资非常匮乏,要准备这种规格的午餐,是很够思索的。随同朱总一道的除了他的夫人康克清外,还有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南充地委副书记孙桂林。按理说这顿饭应该安排好一点,可负责他老人家生活的先遣的同志说,朱总从来生活简朴,不喜盛宴,他最爱吃的是四川家乡菜。于是,县委找了一位名厨,采购了一些土特产,经过那位先遣的同志检验,说这些东西还可以,我们才放心了。 朱总一行到达县委,我们拿着面巾正准备给他,他和蔼可亲地说:“我自己来。”朱总浴面后,稍事休息,就到县委会议室,听取县委书记的工作汇报。没想到老人家经过多天跋涉,还挺有精神地听发言,问情况。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非常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说南部县是老区,对革命贡献大,地方很穷,老百姓日子很艰苦。解放了,一定要把老区建设好。会开了两个小时就结束了。中午进餐时,我们在办公室搭了两张饭桌,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非常融洽,一点也不拘谨。老人家容光焕发,慈祥和蔼,饭量也很小。他最喜欢吃的是炒豌豆尖、苕泥、豆腐脑,他连吃了几调羹苕泥,康克清怕他吃多了不消化,劝他少吃点,他连说“好吃、好吃”。就这样,一代伟人几盘素菜就过了一餐,大大出乎我们的想象。 老人家有一个习惯,午餐后必须午睡。当时县委机关无就寝设备,就在工作室简单地搭了个铺,让老人家休息一会儿。我们希望他多睡点时间,但他准时起床了。 下午3时多,应大家的请求,老人家和我们合影留念。临别时,他向大家连连招手致意,我们热泪盈眶,像送别远行的父亲,久久地凝望着他的身影。 这张照片参加者人各一张,他们至今珍藏着。每当缅怀朱总的丰功伟绩时,都要在像前瞻仰他的风采。

苏昀(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