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济渎庙

家乡区县: 济源市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位于济源市西北2公里济水东源处庙街村,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祭祀之风,古来有之,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生产十分低下,科学很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随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兴云布雨,关系五谷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历代天子之礼,且程序繁、礼仪多。 自汉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渐成礼仪定制。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渎神建庙,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因此又名清源祠。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济渎神被封为清源忠护王,北海神被封为北广泽王。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到400亩,占地33万余平方米。自隋起,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典活动,唐宋时期,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成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对祭祀活动更是推波助澜,一直延续到清代,祭祀未断,庙貌不衰。

济渎庙坐北朝南,总体面积布局呈“甲”字形,总面积86255平方米,现存古建筑72间,占地10万余平方米,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山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和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清源洞府门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是古代祭祀胜地,典型的北方古典园林,为济源胜景之一。

spy001(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