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福地上下廓街

家乡区县: 清远市清城区

国外有个水城威尼斯,由于城市地势低洼,靠近大海,大部分街区时常让海水淹没,人们出街以船代步,堪称奇观。由于威尼斯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其举世闻名,游客争相前往游览。
而我们清城的上下廓街当年也有这样的奇景呢!上、下廓街在古城墙外,北江边,是清城过去最繁盛的商业区。其历史,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成化年间。但它们的出现,乃源于护城之需,与商业无直接关系。清远砖城,筑于明洪武年间。因连年洪水袭击及兵灾,加之年久失修,至八十多年后,南城已多次坍塌,城砖大部分散失,外侧成了土墙。成化八年,作过修复。但未造砖修补,只在墙外立排栅加固。次年,巡抚、巡按视察城墙,觉得还不可能抗御洪水,决定环城建屋。认为此举既可护城,又免巡逻士兵露宿之苦。于是,拨款,沿城脚建屋176楹,外侧封墙以防卫,中留道路以通往来。这样,就有了上下廓街的雏型。
上下廓街背城临江地利,很快被商贸活动所利用。商贸活动又促街向两端扩展。民国十一年,两街共长1550多米,宽6米多。商店820间,建国后,以上下廓为主体的江边商铺,连绵达四公里。
上下廓街商品以农副产品、日用品和河鲜居多。明清以来,清远特产笔架茶、骆坑笋、清远鸡等就从这里扬名域外。建国以来,有不少企业落户上下廓街。其产品有农机、化肥、食品、蔗糖、火柴等。除远销外地,亦就地销售。
北江之水给人们带来了商机,带来了人气,但也给上廓街商家及市民带来麻烦。以前,人们常常说,洪水季节时,南雄滴三滴,韶关涨三尺,清城没地走!由于上廓街依河而建,地势低洼,每年北江河水泛滥,必定会水浸街。
民国期间,最严重的一次水灾是1915年。“7月2日起,连日大雨,北江河水泛滥,东、西、北江同时水涨,10日清城水位为14.88米,倒塌房屋4.39万间,灾民21.53万人。石角基围崩决,洪水直趋下游,花县、南海、三水及番禺大部分田园变成汪洋。
由于这次水灾发生在农历乙卯年,清远民间又称其为“乙卯大水王”。当时上廓街商铺均被洪水浸过二楼,有些低矮的商家甚至水浸过屋顶,损失十分严重。
近年,政府大力对上下廓街进行全面改造,昔日低矮的瓦屋,变成了多层楼房,弯曲的小巷,变成了宽阔的大街。 上下廓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清远小荣(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