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民国22年(1933)3月,基督教会在县城南街蒋家巷教会学校、东街城隍庙及百良西村放映无声纪录《礼义廉耻》,为电影传入本县之始。1946年,偶有流动电影队来县城映出有声黑白片。1949年为欢迎慰问解放军,在县城南街党家巷首次放映苏联彩色故事片《幸福的生活》。1951年6月,省上为配合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工作,派文教厅电影第二队来合阳免费映出《钢铁战士》和《光荣人家》。1953年3月,省电影教育第十八分队来合阳巡回放映影片《攻克柏林》、《白毛女》、《翠岗红旗》、《政府委员》等。1956年春,省文化局决定将省电影教育十八分队改为合阳县电影放映队,由白岳汉(太枣村人),绍文体负责。1957年11月,省文化局又指派徐明华、朱立中携带1103发电机和54—16毫米放映机等设备来合阳,成立合阳县第二放映队,原放映队改为第一放映队,在城乡巡回映出。本县并入韩城期间,合阳镇、坊镇、王村、路井和同家庄五个公社分别成立电影放映队,1959年至1960年共放映电影950场次。1961年分县时,除合阳镇公社放映队调回韩城,其余四个公社放映队(11名专业人员)分别划归新池、路井、和家庄和百良四个公社编制。同年11月,成立合阳电影院。1963年在县城后地巷建成可容纳观众700人的砖木结构电影放映室一座。“文化大革命”中,公社电影放映队发展至16个,一矿和北王庄大队放映队各j个。至1976年,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25个,其中国营队7个,社办队16个,厂矿和村办队各1个,年放映3767场次。1978年,省、地电影公司联合投资20.8万元,将县电影院原砖木结构放映室,改建成宽21.37米、长47米、建筑面积1167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放映室,装设铁腿翻板座椅1000个。1982年,电影公司购回16毫米氙灯双灯,在农村开始放映宽银幕电影。1984年,县电影院将大座机弧光改为氙灯,放映质量提高。1987年10月30日开始举办“通霄电影晚会”和大屏幕投影放映。1990年底,全县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83个,从业人员164名。其中国营队7个,社办队15个,村办队4个,厂矿队1个,个体队56个。甘井、坊镇、路井、黑池等乡镇建有电影院或室内放映场。是年,全县共放映电影13018场。
管理 1961年11月,成立合阳县电影管理站(与县电影院一体),编制干部、职工7人,受地区电影公司和县文教局双重领导。1968年成立电影管理站革命领导小组,受县毛泽东思想宣传总站领导。1969年,县电影管理站改名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工作人员20多名。1982年县文化局成立后,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为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下辖电影院3个,国营放映队4个,乡、村、个体放映队76个。1986年,县电影院和县电影公司分别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明电影院”和“文明电影公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