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名人, 单单带你领略曹植一生

家乡区县: 周口市淮阳县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到这首金典的诗,你会想到谁?三国时的曹植。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这个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的人吧!

曹植字子建,41岁就死在封地陈郡(今淮阳)。陈人仰其诗文,哀其不幸,于城南高地筑陵纪之。因其溢号"思",故称陈思王。今淮阳城南3华里旷野中,矗立着一个高大的蘑茹状土堆,这便是思陵冢,三国陈思王曹植墓。

曹植出生于东武阳。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缺乏固定的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活中度过的。这种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方才有所改变。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性格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后接下来曹植跟随其父曹操征战。直到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随父征战第一次回到家乡亳州。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植因文采突出,写下《登台赋》。曹操产生了立子建为太子的想法。建安十六年(211年)秋,刚行冠礼的曹植暂时告别了在邺城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优游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经过一年多的兼并战争,西部最终结束了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迎来了它的稳定与安宁。凯旋而归的曹植不久即被封为临淄侯。才华了得,又有功德这就避免不了进入了世子之争。

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王太子。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曹丕即位以后,开始整治当初的对手,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曹植才华出众,曹叡时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淮阳)。直到太和六年(232年),11月曹植结束了他的一生。

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他的的确确配得上谢灵运才高八斗的评价,他青年时期的诗,多以宴饮游乐为主要内容,后来创作的诗文则以抒忧发愤为主,最着名的有《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求自实表》等。除此之外,他在书法,画,等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danjun

新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fr=bk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room

浪微博: http://weibo.com/u/3098285590/home?wvr=5

 

丹丹(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