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官:季方最有名
最有名的教官是季方,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特别官佐,第三期为少校队长。季方,字正成,1890年生于海门三阳镇,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新四军老战士。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交通部副部长,江苏省副省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7年12月,在北京病逝。
在南通地区,考入黄埔军校的海门人最多,和季方的引荐、联络有一定关系。
还有一位黄埔早期的教官也很有名,他是季方的老乡,陈复,别号孔熙,又名控西,1893年生于海门三阳镇。南京陆军第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1924年夏到广州,任黄埔军校上尉战术教官、少校战术教官。1925年任军校入伍生总队第二大队中校大队长,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特别党部办公室中校主任,上海市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上海市警察局副局长,1929年任江苏省会公安局长。后任江苏省警官学校教育长。1947年7月授陆军少将。1949年到台湾。
1924年7月6日,军校开学仅20天,便成立了特别党部。这是孙中山根据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建议,实行“以党治国,以党治军”的具体体现。特别党部作为军校的最高领导机构,须经选举产生。选举结果,蒋介石、严风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五人当选为执委。
陈复在这年爆发的“广州商团事变”中,和周恩来并肩作战。
1924年10月10日,广州市第一公园内,中共广东区委组织40个革命团体的群众代表一万余人,举行“双十警告节”大会,严正警告反动商团。代表们涌出公园,高喊“打倒商团,杀陈廉伯,拥护革命政府”的口号,开始了示威游行。周恩来和一百多名黄埔军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下午2时,游行队伍到达太平路口时,刚好与杀气腾腾的商团军迎面相碰。商团军立即向游行的群众施放排枪,打死20多人,伤100余人。4名黄埔军校的学生倒在血泊中。当晚,商团军在广州市区沿街高筑炮台,封锁街道,搜捕革命党人,凡是不会说广东话的,一律被捉进行侮辱和审问,还扬言“杀到黄埔岛上去,用武力夺回枪械” !
满身血污的周恩来和金佛庄、陈复等抬着死难同学的尸体回到黄埔军校,尸体就停放在办公楼前大操场上。军校的师生一致要求开赴广州,消灭商团武装。决心书、请战书雪片一样向校本部飞去。
10月14日下午,孙中山见和平解决商团的希望已不复存在,下达了对商团进攻的手令,击败了以陈廉伯为团长的商团武装。
黄埔二期还有一个和陈复一起担任少校战术教官的叫葛金熔,生于1897年,如皋人,国民党员,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37年5月授少将衔,后为国民党第三战区兵站部中将副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