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糖葱薄饼啦……”以前潮汕地区的街头小巷,时常传出如此吆喝叫卖声,虽然这种潮汕小食现在已经渐渐遗忘在城市的周边,但偶尔某个街头巷尾还是能见到有摊档售卖“糖葱薄饼”、或推着辆单车在叫卖“糖葱薄饼”的身影。
糖葱薄饼,是一种潮汕的小食。糖葱薄饼顾名思义就是“糖葱”和“薄饼”两种食品合二为一。糖葱薄饼,是由一层圆形的薄饼皮包住里面的长条状的糖葱,形状是跟名字很相符的。糖葱是长条状,中间有许多通孔,像是多个葱孔并排粘在一起,颜色雪白,所以叫糖葱。而薄饼皮是在一炉上烙熟的,也是白色的,很薄的一张圆饼。糖葱撒上芝麻,用薄饼包起来,就可以吃了。一首古老的潮汕民谣总是会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个世纪,那些关于“糖葱薄饼”的记忆。
先说说糖葱。做糖葱的主要原料是白糖,要先在锅里熬煮成饴,冷却到合适温度后才趁热拉打。拉糖的动作很象北方的拉面,但糖的韧性大,需要一头固定才好借力。我小时候看到的多是利用钉在木电线杆上的钉子,每次将糖条中间往钉子一挂,拉长之后两股合在一起又往上挂。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含在糖里面,直到变成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然后切断成小指长的段段,成为香酥甜脆的“白糖葱”。糖葱,顾名思义就是有葱孔而且象葱白一样洁白的糖块。
糖葱吃起来松松脆脆,入口即化又不沾牙,实在太好吃了。美中不足的是吃时老要掉糖屑,于是有了薄饼卷糖葱。
说到薄饼,也许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吃北京烤鸭时用来包馅的那种薄饼。但潮汕的薄饼要更薄,大约十来张叠起来才相当于北京薄饼一张的厚度。潮汕薄饼也不是用擀面仗辗压出来的,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做成的。做薄饼的人一手捧着稀面团,往热锅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着在锅上的薄面层随却凝固成饼,于是另一手即将薄饼揭起叠放在旁。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地快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