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激励高手,就是夏威夷大学橄揽球教练托迈。他相信心境影响成就。有一次在对抗怀俄明大学的比赛里,夏大被压制得抬不起头,到中场时,比数为22:0,几乎已是溃不成军。
你可以想得出,到中场休息时,夏大球员进入球员休息室是何等的沮丧。托迈眼睛扫过这群垂头丧气的大孩子,了解除非他们心境改变,否则下半场不可能扭转败局。看他们泄气的样子,心里已经认为赢球无望,而这种态度根本就不可能有劲去打赢这场比赛。
这时托迈拿出一张海报,上面贴满了多年来他搜集的剪报文章,每一。篇都是从落后分数,终能扭转注定必输的噩运,赢得最后胜利的故事。在球员看过这些报道后,托迈决意一点一滴地帮助他们重建信心,相信必能·扭转颓势的信心。就这样鼓舞出新的斗志,在下半场,夏大球员个个如猛虎出柙,掌握全场,使怀大未得一分,终场以27:22获胜。由于他们能够改变内心储忆,相信赢球可能,就此成功了。
不久前,我和《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布兰查德同机。当时他正为高尔夫球文摘撰写一篇《一分钟高尔夫球手》的文章。他告诉我会向一位全美第一流的高尔夫球手讨教,希望能降低杆数。虽然他学了不少击球高招,苦于记不牢。我就叫他别枉费记忆,并且问他可会有击球顺手的经验,他说当然,我又问他可是经常有吗,他答道不错。这时,我就解说,他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已清楚地记录下他顺利击球的方法,只要能让自己重回当时心理的状况,就可再现佳绩。我花了几分钟告诉他,如何进入那种状况和正确地回想。你知道吗?不久他击出15年来最佳的成绩,比先前少了15杆。他无需费神强记技巧,要得到期望的结果,只需学会如何进入其中。
别忘了,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曾成功过,那么运用与当时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就可再得成功。1984年奥运之前,我与一位参加1500米自由式的游泳选手迈克·奥布赖共处。他一直苦练,可是总觉得好像不可能赢得金牌,在他的心里似乎已经布下一块阻挠他的障碍。他认为拿到金牌是种奢望,因此把目标放在铜牌,至多是银牌,就是不敢指望金牌。因为另一位好手,迪卡洛已经击败过他数次。
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帮助迈克回想他巅峰的状况,也就是从某场曾击败迪卡洛的比赛中,找出锻炼的方式、脑海里的想法、自我打气的说法、赢后的感觉。我们逐项探讨他当时的生理及心理状况,甚至于比赛时枪响前一刹那的情况。
我发现当天正式比赛之前,他还听了刘易斯的广播节目及新闻报告。言归正传,当奥布赖恩进入决赛当天。我要他按照那次击败迪卡洛时所做的每项动作演练,甚至于也听了刘易斯的节目。结果,他赢得金牌,整整领先迪卡洛六秒之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