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电力频道11月25日电 题:汉中供电公司文体活动的新气象
太极拳里闪转腾挪、修身养性;读书分享会中交流心得、遨游书海;诗词品鉴时你唱我和、共话意旨;英语沙龙角高声朗读、热情互动,这是发生在汉中供电公司职工当中的一幕幕,“参与度高”、“反响热烈”是这些文体活动最显著的特点。
其实,近一年前并非如此景象。运动馆里空空荡荡、图书室中难闻书声、各种培训应者寥寥。一边是企业组织文体活动难,职工对单一文体活动方式“不买账”;一边是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常常抱怨“无活动可参加”。这种职工文体活动中的常见矛盾在该公司亦然存在。
“活动开展了却不到位,与职工需求产生了距离,这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在职工文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汉中供电公司负责人指出。通过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公司不仅接过了改进作风的任务,也引发了对文体活动新的思考。
从活动设计入手 贴近职工
“社会发展到今天,选择多元化、思想个性化、媒体电子化、信息碎片化,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多维度的空间。怎样在热闹喧嚣中为职工文体活动争取一片天地、怎样让职工摆脱被动接受的感觉?”几经调研、多番分析之后,汉中供电公司决定先从文体活动的设计入手。
该公司职工图书室藏书丰富、设施齐备,但过往“自读自知”的方式使读书更像是一种个人行为,图书室里的冷清可想而知。
采取“读书分享会”的办法,变“自读自知”为“大家读、共同知”,该公司重新设计了职工读书活动的组织形式,安排每个部门分会“轮流坐庄”,每个星期组织一场专题读书心得分享会,由职工以自己最喜爱的图书为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跟大家分享他们读书的收获和感悟。
“互动性”的加入使读书活动变得充满乐趣和吸引力。“听取别人的高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读书活动使我收获颇多,也爱参加。”一名职工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
“针对性”和“生动性”是该公司设计活动时的另两大“法宝”。针对职工强身健体的需求,该公司推出老少咸宜、练习方便的太极拳培训,在名师带领下,同志们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针对职工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该公司举办诗词讲座、朗读会等活动,读诗、写诗,讴歌电网和企业,很多“蓝领诗人”脱颖而出。为增加英语沙龙的吸引力和学习效果,该公司邀请外教授课,并加入“大片翻译”、“脱口秀”等内容,生动的教学让英语迷们大呼过瘾。
从活动过程发力 引导职工
如果说科学的设计是搭好了文体活动的舞台和框架,那么演出的内容和过程则更加重要。汉中供电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把活动如何扎实推进考虑得尤为细致。
为了避免常文体活动常出现的因缺乏指导、帮助和服务而导致的半途而废、“外热内冷”现象,该公司建立起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方式,对活动的人员构成、基本任务、考核约束、后勤保障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特别要求活动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和生产情况开展,既不能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任务,也不能“蜻蜓点水”或浅尝辄止,必须把活动效果和质量放在首位,从而为活动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组织保障。
以各分会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为例,该公司安排工会专责全程参加,不仅在会前提供帮助指导,会后还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分,一方面提出改进意见,积累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作为年度分会创先评优的依据,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由于形成了这种闭环管理机制,该公司读书分享会等各类文体活动不再局限于“业余性”,而是更多的赋予了“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的特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