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发源于何处?在黄河中游,顺着水流的方向,左岸有一座山,叫中条山,右岸有一座山,叫华山,中华二字便出自这里。5000年前,同黄帝一起生息繁衍在这里的人民,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归葬之地----桥山,位于中条山、华山上游,约150公里处。
司马迁在《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现在的桥山上有柏树8万多株,其中1000年以上年龄的就有3万多株。柏树作为陵园树种,意寓万古长青,永垂不朽。从夏商以降,各朝各代都到这祖宗的归葬之地植树纪念,便有了今天的满山柏树。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桥上黄帝陵的真实性。
近处的这棵柏树是皇帝手植柏,有5300年历史了;它后面的那棵柏树叫挂甲柏,说是汉武帝当年祭祀黄帝时,在上面挂过盔甲。
我们是炎黄子孙,这是嘴边上的一句话。炎帝和黄帝,对现代人来说,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但是,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的真身躺在桥山之上的坟冢里,他飞越5000年的风霜站在我们面前,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再仅是文字记载的墨香,而是袅袅升腾的、触手可及的香火。这是我们血脉的源头。而前后左右正在上香祭奠的陌生面孔,在这一刻,变得熟悉亲切起来,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的血液都源自长眠在这里的这同一个人。
沧海桑田,如果我们找不到家族的祖坟了,在清明节在除夕夜,那么可以选择在黄帝陵前上一柱香,把一份感恩的心意送达。5000多年的血脉,仿佛长江大河,牵绵不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