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大举侵华。1938年10月11日,日军4万多人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广州沦陷,东江下游各县尽落敌手。异族入侵,残酷战争带来的灾难,令河源人民饱受烧杀抢掠、家破人亡和颠沛流离之苦。抗战期间,河源县城、连平县城均被日军占领,生灵涂炭,惨象惊心。龙川、紫金、和平三县,虽未沦陷,然亦多罹兵燹。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数千日军进犯河源
河源县城于1945年5月23日下午3时左右失守。盘踞14天后,日军窜走。
连平县城于1945年农历五月初一被占领,日军五月初三从上坪窜往江西,虽占城只有两昼夜,但令县城及四乡人民又一次惨遭浩劫。
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月到6月,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
4月,国民革命军发起反攻,乘胜追击,盘踞各战场的日军节节败退。日军士气已衰,惶恐不安。占领我省东北部的日军,为加速兵力集中,企图会师以作最后挣扎,于是分三路向北撤退,一路从韶关一带窜犯湖南省境,一路从新丰、龙门窜犯江西,一路从东江惠州、博罗窜犯河源,企图通过忠信、连平各点,与江西赣南之敌会师。
犬养二郎,这个日军联队长,带着日本华南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属下的几个联队残余数千人(包括途中被抢掠来的民夫),拖着残留的辎重,进犯河源城。
当时的河源城,并不是军事重地,没有重兵驻守。久经战事的犬养二郎,把这数千倭兵分成了三路:第一路,约2000人,由汉奸徐武东(惠东蓬亭人)当向导,从火簕山经葛藤林小路直窜阿婆庙,利用江河水涨,乘橡皮艇强渡北岸,包抄我军。第二路,乘坐抢来的20多只船,挂起“红膏药”旗,从水路进逼。第三路,走陆路,步炮兵600人和骑兵200人,沿河博公路,直扑河源。
5月6日至8日,敌机不断在河源上空盘旋侦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