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连平两县失守
日军集中火力,掩护他们臭名昭著的骑兵向我石峡守军迫进,在河边的日军,也调集船只,在龙王角附近登岸,向我塔山守军逼进。
刚要露出阳光的天空,再度阴霾密布。乌云下,炮声隆隆、烽火四起。
塔山守军由县长马克珊率领,至多只有400兵士。在日军大举进攻下,塔山守军不敌,开始撤退,敌人紧咬不放。塔山守军一路退至仁济医院(市人民医院前身,现为市中医院),在医院门前,与敌军展开巷战,手榴弹扔了许多,但敌人仍源源不断赶来。
这时,石峡守军也被冲击得阵脚不稳,只好退至西门城楼固守。至此,黄司令、马县长所率河源守军,全部撤退到了北岸,固守印岗岭一带。
雪上加霜的是,我方通讯电线全被汉奸和日军剪断,自卫队和教导团失去联系。
此时,日军已沿长堤路迫进。为阻击敌人进城,黄铮下令焚毁浮桥。教导团余团长所率的两个营也同时赶到,与自卫队一起固守北岸阵地。但因为通讯中断之故,教导团退至西门城楼后形成孤军,不得已,只好退至上角漫水潭,搭乘木筏向对岸撤退,驶到江心,被洪水冲翻,一营战士惨烈牺牲。
由阿婆庙窜至敌军前锋的100余倭兵,被河源陈田民众自卫队四面伏击,当场击毙敌兵10余名,缴获轻机枪一挺,橡皮艇一只,自卫队未损一人。
该路日军后援部队闻讯,立马大部队赶来,用密集的炮火进攻。另外一支窜至山子下的日军,也集中大量火力,包抄我军后方。林晚凹附近,敌人用重炮掩护进城日军,在原来浮桥的铁桥墩上,用木桥接上浮桥,大举向我北岸守军迫进。
敌众我寡,后无援军,我方各部只得忍痛撤退。县城失守。
此役,日军折损军官一员,士兵50余名,被缴获步枪30余支,轻机枪2挺。我方伤亡30余人。
占据了河源县城后,日军设了3个前哨所,以防河源军民偷袭:一是城西南角谭公庙,驻守30余人;二是龙王角,驻守百余人;三是石峡,两个营,驻守200多人。
这次占据河源城,不过是日军回光返照之举,14天之后,这股日军随投降大潮,继续北去,直至离开中国。占城期间河源城内一些未及撤走的民众,有妇女被强暴,200余人被捉去强充夫役,后得生还者仅数十人。
日军占城期间,受害最酷烈的是南湖乡,附近人家无一幸免,家中物资、粮食、耕牛、猪、鸡被抢光。
日军侵占河源县城期间,河源县******迁往外地办公,大量居民逃亡,田地荒芜,这让原本就已贫穷落后的河源更是雪上加霜。
连平陷入敌手两昼夜。1945年农历五月初一日军进入连平城,到处乱窜,所到之处,十室九空。晚上,日军在驻地或交通要道,特别是西门公路一带,将抢来的大水缸盛满花生油,以棉被为灯芯,通宵达旦点燃。白天,日军烧杀抢掳,连塘鱼也难逃厄运。
农历五月初三早上7时左右,一架日机飞抵连平县城上空,投下一个包裹后离开,不久,日军四处捉人,约10时,全部人马匆匆朝上坪方向开往江西,留下一个腥风刺鼻、满目疮痍的连平县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