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烟花
洋县烟花种类繁多,按烟花燃放的规模来分,有大型、中型和小型烟花。按烟花燃放时所处的空间高度来分,有地面烟花,诸如花筒、点燃后转个不休的地老鼠等等;空中焰花,如百鸟争鸣、火箭、哨音炮、连珠弹等,大都在百米之内引发;用火药力量把烟花发射到百米以外的叫高空烟花,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菠蓝花、蝶恋花、礼花蛋等,五颜六色,花中有花,甚为壮观,最高的可达800多米。按照烟花燃放时的载体还可分地面花、杆架花、牛花、马花、龙花、人花等。杆架花又叫杆花或杆子花,地下竖一立竿,竿上再横架竿,每架一竿为一楼,有12楼的、24楼的、36楼和64楼的,楼越多内容越丰富越吸引人。牛花、马花、龙花、人花等,就是把花绑在牛、马或要的彩龙上,更富有刺激性,但因为危险性大,所以现在很少这样去做。按照烟花燃放时所出现的物体形:吠又可分为“火力显字”、 “火力显图”两类。圣火一轰而燃,雄伟、苍劲的“谢谢您”、“欢迎您光临指导”,或根据活动内容拟定的其他文字在烟火中展现,这便叫“火力显字”;出现“ 孙悟空大闹天宫”、“龙虎斗”、“二龙戏珠”等人物、动物或掌故图像叫做“火力显图”,……五花八门,不必细述。
洋县小江烟花 花炮 西北烟花独一家据洋县志记载,洋州烟花已有200多年历史。小江朱刘封氏烟花当属岭南独家。相传,朱刘村封氏为人忠厚善良,在黄金峡上游撑船摆渡为生。一日傍晚,滂沱大雨中,突然听有人直喊“救命”,封氏急忙跑出船仓,一看,原是一老翁,他躺在河岸奄奄一息。封氏毫不迟疑地把老翁扶上船,灌汤喂药,十分耐心。寸心换得三春晖。有天晚上,夜深人静,老者将祖传的烟花技术传授予他。并且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外泄,保你祖祖辈辈有小钱花。从此,封家代代相传至今。不过他们却有一个严厉的规训:传媳妇不传女,因为女儿总归是别家人。
1957年,封家的杆子烟花参加陕西省花火蕊于会演,轰动了三秦大地。随后,代表陕西赴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广场爆出冷门。会后,周恩来总理派代表专程看望了封贵海一行,还颁发了奖状和锦旗。周总理谆谆叮嘱:“把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此,封家烟花才威名远扬,不仅成为喜庆佳节、物资交流会等大型群众活动必不可少的优秀节目,还在60年代末,被西安电影制片厂特邀在《一文钱》影片中燃放烟花,为该片增添了不少光彩。
在姹紫嫣红的洋县地方文化锦丛中,烟花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现在它不仅越秦岭,出潼关,名扬神州,而且飘洋过海,让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也大开眼界,叹为奇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