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有座--百灵庙。

  在包头除了五当召还有一座很有名的的寺庙。

  百灵庙。

  汉名“广福寺”,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所在地百灵庙镇。百灵庙是蒙古语贝勒因庙的转音,亦称乌力吉套海(吉祥湾)召庙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由原清喀尔喀右翼旗和茂明安札萨克旗合并而成的。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贝勒旗,后来蒙古人习惯称“贝勒 百灵庙因庙”(贝勒:清代封爵,位在亲王、郡王下,“因”为助词,相当于汉语的“的”),汉人又讹“贝勒因”为“白林”,一度曾写作“白林庙”。后蒙古上层人士认为“白林”二字意义不吉祥,改取汉文“百灵”二字。从此蒙古人所称的“贝勒因庙”,遂用汉字定型化为“百灵庙”。该庙因建于巴吐哈拉嘎地方,所以蒙古人亦俗称它为“巴吐哈拉嘎庙”。

  百灵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所在地。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百灵庙系达尔罕贝勒庙的转音,亦称乌力吉套海(吉祥湾)召庙群。庙宇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里的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清康熙皇帝御赐“广福寺”牌匾悬挂于大佛殿正门上方。

  据记载,灵庙始建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庙宇由5座大殿、9座佛塔和30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 000多平方米。清康熙皇帝御赐“广福寺”牌匾悬挂于大佛殿正门上方,其中有些殿堂近似内地宫殿里的大殿结构。外观白壁尖顶金色,内部雕梁画栋,图案新颖,造型优美;还有一些建筑物则是以藏式平顶白墙建筑。在这些建筑中,苏古沁大殿(大雄宝殿)是该寺最大的,它是三座连串逐级降低的建筑,每座殿顶置有象征佛法的塔形“甘迪尔”和东西两侧有日月相照的赤铜“甘迪尔”。在大草原上,差不多数十里外可以看到它的光辉和巨大。苏古沁大殿南面是却日殿(经堂),这里是学习显教学的经殿;却日殿东南隅是朱德布殿 (密 百灵庙宗殿),为喇嘛们诵经超度冤魂的殿堂,堂顶置有黑色石块为镇压物;苏古沁殿东邻是洞科尔殿(时轮殿),为学习时轮、数学部的经堂;苏古沁大殿西侧为学习医学的“门巴殿”,东侧为研究天文的“吉如海殿”;苏古沁大殿西侧还有九世班禅的府邸。九世班禅于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4~1936年)间曾驻跸在这里。除此之外,在百灵庙诸建筑中,有两座宛如双峰叠玉、对峙并立的双塔。双塔后面还有十余座小白塔。初建时庙内人数很少,到达尔罕贝勒詹达固密(1708~1728年在位)时,曾向清廷请求从外旗移入了一部分喇嘛,另外还收留了一部分云游僧侣。到了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时,百灵庙的喇嘛人数达到最高峰,共约1500多人。据蒙古著名佛教史家达摩陀罗写的《白莲花念珠》记载,到十九世纪末时,全庙仍有700多个僧侣。

  大家记住4月份到10月份之间为最佳旅游季节。图为暮色中的“广福寺”。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ww.wm23.cn/gjl0322

我的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u/1707230700

我的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1707230700

我的梧桐子网址 http://www.wutongzi.com/uc/81436478.html

高佳璐(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