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现地区差异地产大鳄瞄向二三线城市

家乡区县: 浙江省兰溪市

在一线城市房价备受地产新政打 压之时,开发商迅速布道二三线城市以降低调控风险。当前,地产资本的腾挪大戏正在全国上演。

“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数据,较上月减少了1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而环比数据,也由5月份的环比上涨0.2%,转为6月份的环比下降0.1%,是近15个月来环比增幅首次由涨转降……”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房地产市场数据,直观反映出房价快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这些数据表明,调控政策在短期内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角度看,效果明显。”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线城市房价和房屋销售出现下降的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热度不降反升。6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49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保持上涨,其中上涨城市均为二三线城市。

与二三线城市房价升温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躁动。

来自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楼市新政出台后,开发商眼中最热地块的出产地,已不再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天津、重庆、杭州等二三线城市成为了热门地块。在5月全国成交面积、成交单价、成交总价三个排行榜的前三名的九幅地块中,只有一幅来自广州的地块,其他地块均属于二三线城市。

“楼市不振,但开发商的公司运营和业绩增长压力和动力不会减,尤其对于上市公司;一线城市房价偏高且在舆论浪口,但中国幅员辽阔的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很大空间,自然就成为房产商的目标。”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资深顾问周春兵告诉记者。

“布局二三线城市,并不是这两个月才出现的事情,只不过近段时间尤为明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目前调控政策风声比较紧,而二三线城市虽有“泡沫”但相对较小。因此,无论是为了降低调控风险,还是发掘潜在的盈利空间,房地产投资都能嗅到转向的商机。

今年上半年,万科、保利等多家上市地产公司频繁穿梭于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现场。此外,一些外资基金也转战至二三线城市。

“投资转移而非退出。”新华社在解读统计局公布的楼市半年报时指出,目前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概念板块增温,投资性购房增加,呈现量增价涨的态势。此外,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迟迟未出台楼市调控细则,有的甚至宣扬“补涨论”,用买房落户等政策来拉升地产业;有的地方则动辄卖地“造城”,大手笔的背后是地方财政的“土地依赖症”未有改观。

“现在二线城市的房价大多都经历了大幅上涨,而‘国十条’中一些政策主要针对房价上涨过快、过高的一线城市。在一线城市政策紧缩之后,会加速炒房资金流向政策相对宽松的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价格上行,调控房地产效果将大打折扣。”易宪容表示。

在易宪容看来,决不能低估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企图,如果不把“国十条”政策的适用性推广到全国而仅限于部分城市,那么“国十条”的政策效应就可能通过这些地方政府而弱化。

我会害怕(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