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中学初创于清光绪31年(1905年),原名赞化学堂。1923年定名为“高邮县初级中学”,1955年增办高中,更名为“高邮县中学”。1966年曾改校名为“东方红中学”,1968年复改名为“高邮县中学”。1991年初,随着高邮撤县建市,学校因之更名为“高邮市中学”,2005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高邮中学”。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高邮中学就被列入应当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79年成为江苏省九十多所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再次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2004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高邮中学位于扬州城北上60公里,高邮市南郊风景区大运河畔。原校址占地4.26万平方米(约64亩),由于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2000年,经高邮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易地新建,2001年8月,学校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园占地14.92万平方米(约224亩),建筑面积68800多平方米。是一所传统风格与现代意识相融汇、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相统一、建筑共性与学校个性相结合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05人(其中专任教师260多人),离退休教职工110多人。现有教学班级74个,在校学生4100多人。
学校以“办新世纪中华名校、育高素质世界公民”为办学宗旨,以“立德、践行”为校训,以“务实、求新”为校风,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抓全面、育人抓全体、教学抓全程”的办学思路,“以素质教育为主体工程,以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科研为两翼战略”的办学策略,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体现校情、符合规律、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学校以“敬业、爱生、乐群、修身”为师德规范。
通过“青蓝工程”、“明星工程”、“群星工程”的实施,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教师,在校内外、市内外、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高邮中学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3名,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2名,省市级劳动模范、中青年专家、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多名,中、高级职称教师140多名。
一百年来,高邮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等。近年来,学校按照坚持“科学性、务实性、艺术性”的工作原则、全面实施精细管理的工作策略和“把工作做到位”的工作规范的管理方略,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综合排名位于江苏省850多所高中的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先进学校”等多项光荣称号,成为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校、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校和省内十多所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澳大利亚汉密尔顿是我市友好城市,该校与该市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从1998年起开始校际交流活动。该校副校长杰奎琳•沙佑德女士先后两次来该校访问,该校李仲明副校长1998年访澳时与该校签订了两校合作交流意向“备忘录”。
2000年6月,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师生代表团10余人来该校访问。7月,以马根生副市长为团长、邱谨根副校长为副团长的15人的代表团参加悉尼奥运会圣火传递仪式,并在澳大利亚进行了多场文艺演出,澳大利亚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受到较好赞誉。本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为不断增进中澳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提高,该校与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商定缔结姊妹学校关系,进—步扩大两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主要内容包括:两校互享校名;互挂校牌;双方校长互兼对方学校名誉校长;双方派员(或组团)参加对方学校重大庆典及教育活动;双方互派师生进行交流。以上意向于2000年下半年报请省教育厅与省外事办,并于2001年1月获准同意。
2001年9月汉密尔顿学院布鲁斯•西蒙斯校长偕夫人应邀来该校参加新校园落成典礼暨姊妹学校挂牌仪式,并接受了王正宇市长颁发的高邮中学名誉校长聘书。在访期间双方就2002年交流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进一步磋商。
2002年4月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32人的师生代表团来该校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交流。其间,该校为澳方学生开设了中国语言、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武术等课程,以及安排他们访问学生家庭、举行交流联欢、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同时澳方老师为我们介绍澳洲教育状况与学校管理,给我们进行英语口语示范教学。
2002年7月,该校组织了21人的师生代表团,由董玉海校长和教育局王有益局长带队赴澳进行为期2周的访问。在汉密尔顿学院,该校代表团参加了该校海外校园的挂牌仪式,董玉海校长接受了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名誉校长的聘书。
2002年9月,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派James来该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外语教学。
2003年,原定于4月份对该校进行为期3周交流学习的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66人师生代表团,由于受“非典”影响,4月份未能成行,9月,终于来到该校,成功进行了2周的文化学习与交流。并且双方还就更深层次的交流发展签订了备忘录,每年双方派教师到对方进行教学与学习。
2004年4月,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55人的代表团来该校交流学习,8月2日,高邮中学2004’访澳代表团20人在王俊坤校长的带领下,到澳大利亚学习交流14天。
2004年10月18日,该校教师吕所勇赴澳方学校交流学习两个月。
2005年1月,澳方学校12年级学生Toby Paltridge 来该校交流学习半年。
2005年2月15日,该校教师丁俊成赴澳方学校交流学习两个月。
2005年7月18日,该校教师刘锦赴澳方学校交流学习两个月。
2005年8月1日至14日,该校由华龙翔带队,黄毅、汪兴、朱红秀,以及20多位学生到澳洲访问学习。
2006年3月10日至23日,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63名师生代表团成功访问该校。
2006年7月3日至9月1日,该校英语教师董金标赴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学习交流。
2006年8月1日至14日,该校由董晓波副校长带队,田开象、苏征、金长明、曹德海,以及28名学生组成的共33人代表团成功访问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亚历山德拉学院。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um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