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嗣助故居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汕头市潮阳区赵厝巷铜门闾地处南海之滨,文光塔西南面,离潮阳文物保护单位《赵嗣助纪念馆》仅80多米,与赵厝巷龙头厝《肇湮堂》文物保护单位毗邻,铜门闾是赵嗣助的后裔曾氏祖和马氏婆靠舂米勤俭积蓄于1268~1270年间建成,题匾《和庆堂》《赵嗣助旧居》,至今保存完整。是广东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宋代古建筑。赵嗣助故居,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文光居委,为汕头市潮阳区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7年4月9日。赵嗣助故居的历史年代为宋代。广东潮阳赵嗣助故居,创建于1077年,主体建筑多为明清遗构.维修过程中,重视该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突出了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个性,体现了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艺术。


自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潮人钟英奉命带潮州贡物入京,归途经睢阳张(巡)许(远)二公庙带回神像及铜锟供于棉城赵厝祠堂,后赵厝巷铜门闾于1268~1270年间建成后将张(巡)许(远)二公禄位牌供于铜门闾中厅,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赵厝巷铜门闾经历历代战火及朝代更迭如今仍结构完整,建筑风格独特,为潮阳市乃至整个广东地区仅存不多的宋代古建筑民居之一。坐西向东,进深52米、宽34米、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3厅2天井加一外阳埕,麒麟照壁、旗杆夹门闾亭保持完整(麒麟照壁于1974年房管所改建时破坏),以花岗岩为墙基,熟糯米贝灰墙体。各厅由石柱为主支撑、全部屋架由杉木构筑,大厅及天井大抵由整块的花岗岩石板铺贴而成,是潮州地区仅存的由花岗岩石板大面积铺贴而成的古建筑中为数不多的一个古民居,历经700多年仍完好无损,1968年华南理工大学经过现场考证研究后认为该建筑群为不可多得的古建筑民居,对历史古建筑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论证结果同时显示,该建筑群的防震抗震能力比现行设计的建筑防震抗震功能更为先进,环境空气净化功能及冬暖夏凉的功能尤为出色,整个建筑排水系统也非常先进,历经几百年仍畅通无阻,实为不可多得的建筑研究及实物研究课题,同时非常适合人文居住及历史传承。
赵厝巷铜门闾历经700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分支到如今的开支散叶,人口也增加到上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区中,今天经年常住的仍有三百多人,铜门闾历代子孙秉承祖训,民风淳朴,尤其对张(巡)许(远)二公的精神尤为推崇,每年在农历9月15日全部民众集中组织一年一度的缅怀历史民族英雄张(巡)许(远)二公拜祭及还神结社的活动,历经700多年盛行不衰,成为了历史遗留的文化传承遗产,对教育下一代的“仁、义、理、智、信”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是潮阳地区同一姓氏中举行大型结社活动中仅存的个别群体之一。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06324892.html
能力秀http://www.wm23.cn/huangsiyang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34132416

 

阿丫(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