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将和其所有股东一道与北京市政府签订16号线意向合作协议。据京港地铁的投资方首创集团总经理王灏介绍,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仍将复制地铁4号线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的额度从原来的46亿元上升至150亿元,两条线路共吸引300亿元。
在今天举行的第18届京港洽谈会上,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地铁14号线特许经营协议、16号线意向合作协议。这是继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以来,京港地铁公司涉足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又一动作。
至此,作为京港地铁公司的投资方,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参与的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1250亿,成为北京地区轨道交通领域重要的投资者。在这之前,京港地铁负责运营北京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14号线西段,2013年共运送乘客4.7亿人次,今年1至10月共运送乘客4亿人次。
据王灏介绍,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仍将复制地铁4号线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的额度从原来的46亿元上升至150亿元,两条线路共吸引300亿元,极大缓解了政府的资金筹措压力,同时还将提升投资效率,激发经济自身动力。
具体操作模式为:将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约占总投资的70%,由京投公司负责投资;B部分包括车辆、信号、轨道等设备系统,约15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特许经营公司即京港地铁公司负责投资。
项目建成后,京港地铁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全部设施的维护和除洞体外的资产更新,通过票务收入及车站商业经营回收投资。特许经营期结束后,京港地铁公司将B部分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A部分设施归还给京投公司。
据悉,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采用PPP模式的北京地铁16号线被列入首批80个项目。
事实上,京港地铁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北京首创集团(占股49%)、香港地铁公司(占股49%)和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代表北京市政府占股2%)于2006年共同出资组建,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引入外资合作经营的企业,也是第一个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轨道交通的企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