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的最西边,有个地方叫做衢州,这里有座小县城,古老而又美丽。
龙游县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传统农业县。
这里有多种地方戏剧流行,名伶辈出,是婺剧重要发源地。民间舞蹈盛行龙舞、狮舞、采茶灯、马灯等。20世纪50年代初,下库泥望见陈龙曾与奉化布龙组合,上京演出,‘名噪一时。民风淳朴,以艰苦创业著称。农民勤于耕作,治无隙地。行商不辞艰辛,“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
龙游县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出土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百余件。古建筑尤明清时代民居保存完整为江南罕见,宋明两代的砖塔原有9座,今存8座。绍衣堂、舍利塔、横山塔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龙游,必定要好好游玩一番。以下是龙游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龙游民居苑在龙游镇南郊鸡鸣山,占地6.6万平方米,系将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此而形成的。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1991年开始由原址迁建于此古建筑有“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六座。
龙游石窟是游龙游时的必去之地。这里7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布局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在石壁上,有神秘的图画,刻有马、鸟、鱼、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舍利塔,在县城东11公里湖镇下街,始建无考,北宋嘉祐三年(1058)重建。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6.4米,基座砖砌,每面宽2.30米,须弥座高1.60米。每层每面有倚柱、佛龛呈壶门状,内置玉佛,底下四层玉佛已盗失。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为四铺作出单杪。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组成,檐头挂风铃,顶部塔刹完整。造型精致,为省内宋塔中少见。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山塔八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余米,塔内直径3.5米,壁体厚1.16米。塔基及须弥座以红砂岩砌成,高0.59米,束腰部分刻卷草纹饰。各层收分较和缓,配富于变化腰檐,檐下用墨绘转角斗栱,平身科亦绘一斗三升斗栱。塔身底层东南西北各有壶门,以上各层皆有四壶门,设平座,方向错开。塔刹上部相轮已毁,塔砖脱落严重。塔砖刻“大明嘉靖甲午张氏横山塔砖”等字样。
湖岩塔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米。塔基须弥座用条石叠砌。塔身收分缓和,每层隔面有拱券门。砖砌倚柱,施阑额。每层用五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刹石制。第二层正面砖砌匾额上有“湖岩状观”4字。
鸡鸣塔在县城东南郊鸡鸣山上,明嘉靖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1.4米,基座条石砌成。各层腰檐均以4道菱角子叠涩组成。塔身收分明显,顶上二层尤甚。各层檐下均砖制一斗三升斗栱,各层转角处皆砖砌倚柱,倚柱间额枋相连。底层东北、东南、西南面拱券门,二层以上层面有壶门。塔刹无存,东北向各层塔檐损坏严重,塔身裂口多道。
对于龙游还有许多可去之处,同时,龙游美食也不可辜负。
龙游发糕是龙游县最负盛名的传统特产。龙游发糕是春节期间的特殊糕点食品,是当地流行的食品。龙游发糕起始年代已很久远,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谐音,象征吉利,因而成为节日礼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作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
“三头一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辣、咸、鲜。吃“三头一掌”宜喝啤酒,如是夏夜,则冰镇的啤酒最好,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大快朵颐。在敲骨吸髓的当儿,不觉就把这一地的风情好好地感受了一番。
龙游小辣椒始产于清咸丰元年(1851)。时安徽歙县人王家锐在县城创办王正丰酱园,采城北赤步锄头农民种植“寸钉椒”,用家传秘方酱制而成,至今130余年历史。其色泽紫褐,清香微辣,咸中带甜,脆嫩可口,含胡萝素、抗环血酸等营养成份多种,开胃解腻,风味独特,成龙游名产。
每年清明时分,吃着刻有各种形状、包着各种馅料的清明馃,有甜的,有咸的,也有无味的,甜的香,咸的鲜,无味的做得漂亮,一口气可以吞下好几个。制作清明馃也有印花模子,我们那边农村里多是锥形的凹槽斜面上刻着一瓣一瓣的弯月形纹理,轻轻一按,圆圆的清明馃就镶上漂亮的花边。
伴着良辰美景,品尝着属于龙游的味道。愉快的假期,放松自我,在自然之中,寻找最初的自己。衢州龙游,在等着你。
http://www.wutongzi.com/uc/5632839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