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历史

家乡区县: 贺州市八步区

1、区域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位于地理坐标:北纬23°39′0″至25°09′0″,东经111°05′0″至112°03′0″.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贺州市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210万(2004年); 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 平时交流以普通话、客家话、粤语、桂柳话、西南官话为主,也有讲少数民族方言的。已建成通车的洛湛铁路、广贺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贵广高速铁路,永贺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贺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温度38.9℃,极端最低温度-4℃。年均降雨量1535.6mm,年平均降雨日171天。年无霜期320多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86.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平均蒸发量1621.8mm。常年主导风向为西西北,夏季为东风,平均风速1.8米/秒。 2、经济状况  贺州市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电厂等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保证了贺州市工农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其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脂松香生产企业——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硫酸盐漂白木浆造纸企业——广西贺达纸业有限公司以及昭平造纸厂、昭平中密度纤维板厂等一批林产、林化加工 企业,努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平桂飞碟有限公司、贺州福利风帆冶炼公司、钟山金易冶炼公司等一批有色金属加工企 业。以富翔、大成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大力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进行水果、畜禽的深加工,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基地。以桂东电子科 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以中高压化成电子铝箔为代表的电子原材料、电子元器件产品,建成广西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贺州作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面向粤港澳市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开发,大力发展效益高、有特色的瘦肉型猪、楼来牛以及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松脂、茶叶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脐橙、青梅和春烤烟基地,烤烟产量占广西的70%;八步红瓜子、芳林马蹄、贺州香芋、富川脐橙、昭平将军峰茶叶等名优产品驰名粤港澳,每年约有300万头生猪、上千万羽家禽、上亿公斤蔬菜销往广东和港澳地区,形成了以百年蔬菜之乡贺街镇为带头的蔬菜产区,已成为广东珠江三角洲重要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贺州充分利用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商贸发达、各类市场配套完善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围绕“提升档次、打造品牌,抓好促销,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设和完善了一批旅游精品景点,积极发展旅游工艺品和观光农业,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5万人次,旅游收入6.2亿元,入境游客在广西仅次于桂林。同时,以建设现代物流的理念,制定了加快民营经济和商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大市场、大流通”推动了商贸业的迅猛发展。 3、行政区划 贺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八步区 面积3325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542800。区人民政府驻向阳路1号。 平桂管理区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管辖西湾街道、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社区)、1246个自然村(屯、寨)、2468个村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总人口41.5万,汉族人口占96.9%;农业人口36万,占总人口的86.7%。   昭平县 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546800,县人民政府驻昭平镇。   钟山县 面积148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542600,县人民政府驻钟山镇。   富川瑶族自治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542700,县人民政府驻富阳镇。 4、历史沿革  贺州历史底蕴深厚。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置贺县,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226年)设置临贺县,隋朝改设贺州,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风情古老多姿,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    西汉置临贺县。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今贺州市北部及昭平县置临贺县,县治今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属苍梧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置临贺郡,临贺县为郡治。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明帝改临贺郡为临庆国,临贺县为国都。   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复临贺郡名,临贺县仍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临贺县为贺州治。   隋大业三年,废州。省临贺、荡山入富川,改名为贺川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贺州和临贺县,临贺县仍为郡治。   天宝元年(724年),玄宗改州为临贺郡,乾元元年(758年),肃宗又改郡为贺州。   临贺县仍为州郡治。   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降贺州为县,临贺县改名称贺县,治所在今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属平乐府。   民国三年(1914)设道观察使,六年改为道尹,贺县属桂林道。   1952年9月,县治由贺街迁八步。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设梧州专区。   1997年2月27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12号):(1)撤销贺县,设立贺州市,以原贺县的行政区域为贺州市的行政区域。(2)将梧州地区行署驻地由梧州市市区迁至贺州市八步镇,梧州地区更名为贺州地区。贺州地区辖原梧州地区的富川、钟山、昭平3个县(自治县)和贺州市。(3)贺州地区辖67个乡镇。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设立地级贺州市。   梧桐子主页http://wm23.cn/hailian123
廖海莲(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