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812)。僧人,俗名车奉朝,唐京兆云阳(今泾阳县云阳镇一带)人。祖上为北魏鲜卑贵族拓跋氏一支。早年为唐朝军队下级军官。唐天宝十年(751)奉旨随中使张光韬出使古西域国(在今阿富汗东北一带),因疾,遂留居。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病好后,拜当地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正式剃度为僧,法号“达摩驮都”。此后,又去迦温弥罗国(在今克什米尔南部)学习佛法,不久,入印度遍游天竺等地,访师求道,巡礼佛迹,苦心学习梵文。由于长年在外,离国日久,思恋故乡亲朋,难以自抑,于是向师父提出归国请求,师父怜悯其心,准其所求,临行时送给他三部梵文佛经和佛牙舍利一枚。悟空取道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应当地莲花寺僧人之请,译出《十力经》一卷。。贞元六年(790)二月,抵达京城长安。偕行的中使段秀明入朝后,7 带回的佛牙舍利及所译经卷进奉入内。经功德使窦文场的奏请,德宗皇帝敕命悟空住长安章敬寺,并赐法号“悟空”。唐永和七年(812)正月二十三日,圆寂于长安护法寺,归葬嵯峨山二台之顶(在泾阳我县北部),建振锡寺纪念。唐贞元十六年(800)长安高僧圆照奉敕编撰《贞元释教录》,将悟空所译佛经三部十一卷悉数收录。圆照所撰《悟空入竺记》详细记述了悟空求佛事迹。悟空与此前的高僧玄奘(602—664)等人都曾历尽艰辛,学佛译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