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又名水葵,属睡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湘湖莼菜是莼菜中佳品,无论是质量、栽培历史还是知名度,在江南一带都是首屈一指。南宋定都临安后,湘湖莼菜成为朝廷贡品。20世纪20年代,湘湖莼菜出口日本,目前湘湖莼菜远销日本、美国和港台等地区。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细瘦,横卧于水底泥中。叶漂浮于水面,椭圆状矩圆形,长3.5-6厘米,宽5-10厘米,盾状着生于叶柄,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25-40厘米,有柔毛,叶柄和花梗有粘液。花单生在花梗顶端,直径1-2厘米;花梗长6-10厘米;萼片3-4,呈花瓣状,条状矩圆形或条状倒卵形,宿存;花瓣3-4,紫红色,宿存;雄蕊12-18,花药侧向;子房上位,具6-18离生心皮,每心皮有胚珠2-3个。坚果革质,不裂,有宿存花柱,具1-2颗卵形种子。
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东亚其他地区,印度,大洋洲,非洲,北美也有。
中国黄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庆市石柱县所有沼泽池塘都有生长,在江苏的太湖(还是“太湖八仙”之一),苏北的高宝湖,尤其以湖北省利川市福宝山莼菜出口韩国、日本等国。杭州的西湖和雷波县的马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黄水镇等地生产的莼菜闻名于世。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莼",就是指的这个菜,亦作药用。
莼菜,睡莲科莼属,原产中国东南部,尤其以江苏的太湖,苏北的高宾湖,以及杭州的西湖等地生产为多。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
太湖莼菜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栽培,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
莼菜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热痢、黄疽、痈肿、疔疮。以全草入药。性味:甘,寒。主治清热解毒,止呕。主治高血压病,泻痢,胃痛,呕吐,反胃,痈疽疔肿,热疖。鲜品煮食或捣烂吞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5-6]
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莼菜的粘液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多缩戊糖,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抑制细菌的生长,食之清胃火,泻肠热,捣烂外敷可治痈疽疔疮。
防癌抗癌
莼菜粘液中的多糖,对实验动物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将加入癌瘤毒遗传基因的B淋巴细胞和致癌物一起培养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掺入,结果发现其对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肺病
莼菜佐膳。久之自愈。
防治贫血、肝炎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它是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细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
益智健体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莼菜含有一种酸性杂多糖,它不仅能够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61492277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oufangyua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