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国民党军的战例,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歼灭战,这一胜利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次战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为共产党部队今后的作战提供了借鉴,意义十分重大,经验也非常宝贵。共产党部队在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所以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主要经验是:刘伯承司令员对国民党军情判断准确,战役决心正确,指挥果断;初战必胜的思想明确,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通过兵力的机动转用,以及在次要方向充分发挥地方部队和民兵的作用;确保主要作战方向的兵力优势;利用围城打援、攻城打援、迫国民党军突围等手段,争取歼国民党军于运动中[6] 。
上党战役是解放区军民在抗战胜利后,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的第一次大的自卫反击战。它的胜利,不仅给予进犯太行区的阎锡山军以迎头痛击,保卫了上党地区,而且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促进了“双十协定”的签订。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的胜利缎带予了充分和高度赞扬 。
相关评价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作了高度评价,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打是为了争取和平。不给敢于进攻解放区的反动派很大的打击,和平是不会来的。”[8]
相关纪念
上党战役游园位于北关桥东侧石子河畔,解放前,这里是上党古城北大门,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为抢夺胜利果实,侵入长治,引发了著名的上党战役。1985年为纪念上党战役胜利和长治解放43周年,市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工人义务劳动,修建起这个纪念地,2002年在游园的南侧又新增园林绿化面积2900平方米,使游园总面积达到6594平方米,游园中心,屹立着刻有“上党战役北关战地旧址”的假山,体现革命浩气长存,园内有长廊、水池,有纪念三垂岗战役毛泽东同志的手书石刻,鲜花簇拥,园路崎岖,这里已成为人们凭吊先烈、散步健身的主要活动场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