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以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改善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全区第一,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对全市当前经济运行特点,用六个方面来概括: 一、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态势。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16.1%,增速比全区、全国分别高出7.6、8.7个百分点,在全区14地市中排第一位,从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市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稳居全区首位;财政收入63.83亿元、增长18.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区第一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57亿元、增长28.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2.8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区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385.37亿元、增长19.9%,增速排全区第四位。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7.3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37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一位;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9.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二位。
二、工业生产继续高位运行。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2.2亿元、增长3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增速均排全区第一;从今年2月开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30%以上,增加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共完成产值585.9亿元、增长4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6%。产业园区继续发挥工业主战场作用,上半年全市各产业园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7.41亿元、增长4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6%;其中北海工业园区表现抢眼,共完成产值195.91亿元、增长达128.9%。重点企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83家重点企业共完成产值643.63亿元、增长3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完成产值353.84亿元、增长70.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1%。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85%。
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据统计,上半年“四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9%,其中开工项目42个、竣工项目3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年产300-360万台液晶显示器的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一期即将正式开园;三诺智慧产业园累计建成厂房25万平方米,完成产值21.49亿元;朗科国际存储科技产业园5条生产线全面投入生产,完成产值21.28亿元,正在抓紧建设14万平方米厂房和引进20条SMT生产线。和源公司15万吨/年混合芳烃(抽余油)分离项目建成投产,和润集团仓储物流及大豆饲料蛋白项目开工建设。广西(北海)LNG、诚德新材料扩能项目、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重庆路(北京路至广东路)、海角路(四川路至地角)等一批市政道路加快推进建设,广西第四届园博园主园区如期完成建设并正式开园。
四、农业生产和现代服务业形势良好。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亿元,增长3.95%。春耕春种全面完成,全市春播春种合计158.6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13.0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7.58万亩,旱粮作物25.37万亩;经济作物111.1万亩。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稳定回升。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0.81亿元、增长7.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了4.2个百分点,比全区上半年平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涠洲岛整体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岛路、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鳄鱼山景区创5A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抓紧推进。谋划多年的中信国安北海生态旅游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回填土方140万方,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计划投资额达300亿元。高星级亲海度假酒店群建设加快推进,富丽华大酒店(白金五星级)项目将于今年国庆节投入营业。北海邮轮码头项目码头水工交工验收,嘉和·冠山海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游客满意度在全国60多个旅游城市的排位从去年同期的倒数第2位提升中上游水平。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13万人次、增长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3亿元、增长15.9%;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46.5万人次,增长19.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增长11.1%。
五、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加快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扩大北海(合浦)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为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坚定基础。。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顺利通过封关验收。积极推进龙港新城规划建设,启动区选址方案用今年用地指标计划已报自治区北部湾办待批。积极协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工作。积极推进外贸基地建设,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北海到香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培育工作。加快完善对外开放的通道建设,玉铁铁路、铁山港铁路支线完成全线铺轨,计划8月建成,中石化铁路专用线进入施工建设冲刺阶段,亦有望8月建成,合浦至湛江铁路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征地搬迁方案已经制定,指挥部已经成立。切实推进亿吨大港建设,中石化北海炼化、神华国华广投、广西LNG等业主码头,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5-6号公共泊位建设顺利推进。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79亿美元、增长54.5%,其中,出口7.58亿美元、增长28.9%。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3.89亿元。全市港口吞吐量完成1078.09万吨,增长22.7%。
六、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民生支出达到32.62亿元、增长30.25%。年初承诺的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参合农民达118.54万人,参合率为98.9%,人均筹资标准从去年340元提高到390元。2014年高考取得历史最佳成绩,600分以上人数、一本、二本以及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今年17个新建项目已全部落实用地,其中6个项目共702套已开工建设,其余11个项目共3010套正在抓紧办理前期工作,新增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978户。开展主城区内涝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开工建设铁路北侧排水明渠东段、西南大道出水口系统等子项目并抓紧推进,基本解决一批重要路段的内涝问题。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62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提标提补政策,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达41.28万人次,发放低保补助金5583万元。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0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8676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8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354元、增长12.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