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失联遇害话题舆情分析
近日,“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话题成为网上各大媒介的舆论聚焦点。据乐思舆情 中心“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的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17日至29日短短12天时间里,女学生失联遇害事件的舆情声量达54903条,话题舆情关注度长时间保持在高位,舆情高潮迭起。而女大学的频频失联遇害引发公众对女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女性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成为话题热议焦点。
事发: 8月17日,重庆晚报一篇《20岁女孩错上陌生人车失联 家属5万元寻线索(图)》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随后该事件经热心网友在微博上传播引起轩然大波。当天,网易新闻、中国青年网、华声在线、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纷纷对该消息转载报道。同时,@央视新闻、@楚天都市报、@新闻晨报、@京华时报、@人民网等众多微博都转发呼吁寻找,由此拉开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事件舆情发酵的序幕。
发展: 8月26日,在重庆女孩高渝失联遇害事件还未平息之时,来自《苏州日报》的又一则关于“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的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关注,该消息微博10小时阅读量超33万。同日,另一则新京报网“济南女大学生搭黑车遭52岁男子囚禁性虐”的报道让本来火爆的话题再次升级。@华商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环球日报、@腾讯新闻、@央视新闻等微博的消息被网友大量转发,事件话题开始向高潮迅速发酵。
高潮: 8月29日,随着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遇害,湖北女孩凡莎莎命丧合肥的消息传来,有关女大学失联遇害的话题声量再次暴涨,半个月4起女生遇害事件直接把该话题舆情推向高潮,当天的舆情声量达13347条。
二、女大学生失联遇害话题舆情态势分析
统计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近半个月对“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的监测数据,截至8月29日,该话题网络舆情声量达54903条,在话题发展过程中出现两场舆情高潮。17日,重庆女孩高渝失联事件经网络曝光后开始在网上缓慢发酵,话题舆情声量维持在500左右,但随着19日警方通报高渝最终遇害的消息,话题舆情声量开始出现暴增,在21日达到6998条,22日达到第一次高潮峰值7428条。之后话题舆情声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到24日降至1994条。而从8月26日开始,由于连续爆出江苏女大学生失联遇害、济南女大学生搭错车遭囚禁、湖北女生凡莎莎回家途中蹊跷死亡三起事件,“女大学生失联遇害”话题舆情声量再次开始走高,到29日达到第二次高潮,声量为13347条。从话题引发的“多骨诺效应”来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不断出现女生失联或遇害的同类事件,话题的高舆情热度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从乐思舆情监测系统“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的微博、新闻、微信声量走势来看,该话题最先由新闻报道引发,之后经微博传播不断发酵,因此在话题传播的初期,微博和新闻的传播量较为接近,舆情声量相差在200条以内。但随着该话题舆情关注不断上升,大量网友纷纷参与话题的议论及传播,这时微博舆情传播优势开始凸显,与新闻的传播声量距离不断拉大,并一直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在话题两次高潮期,微博舆情声量是新闻的近4倍,22日的微博及新闻舆情声量分别是4240条和980篇,29日的微博及新闻舆情声量分别为6924条和2448篇。而作为新起之秀的微信,其在该话题舆情传播中的影响力也较为明显,在第二次舆情高潮期,微信单天的舆情声量均超过1000条。
分析乐思舆情监测系统“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专题舆情声量分布图,该话题舆情声量排在前6的分别是微博、新闻、客户端、微信、论坛和博客,其中最高的微博声量为30216条,占总声量的53%。新闻报道为10367篇,占总声量的18%。客户端和微信分别为6937条和5214条,占总声量的12%和9%。在“女大学生失联遇害”舆情传播过程中,客户端和微信作为新的形势异军突起,表现抢眼,其舆情声量占到总声量的21%,对话题舆情扩撒的作用明显,因此在网络舆情监测时,客户端和微信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