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九月里当地有两个节日,一是九月九“登高”的重阳节,一是九月十七的财神节。此时天高气爽,粮食上场,只要不是灾年,城乡老年人都想上到山头,看一看当年的风光。于是便把九月九这一天当作登高的节日。久而久之,这一天也就成了老年人上东西两山去游玩的节日,被称为“老年节”。
十月一日:进入冬寒,人们思念逝去的亲人也要过冬了,就在这一天前后,买纸,成棉卷,用麻缠着或剪成纸衣,上坟祭烧以表达关心,谓之“送寒衣”。这一天就与清明、七月十五、冬至,成为当地一年中四个上坟祭祀的专门时节。
冬至节:当地冬天最大的节日,多在古历十一月。除上坟祭墓活动之外,就是处理猪羊下水。把冬至前一天煮下水叫“熬冬”。此时天寒地冻,生熟肉都可以存放较长时间。早先年,当地肉食多于菜食。“卤肉夹干炉(白面饼子)”便成当地过冬节日的名牌小吃。
腊月捏面人成了神木人的习俗。捏面人是女人智慧的折射,也是乡下人福禄的象征。谁家捏的面人多,面人白,形象美,说明谁家的美女子俊媳女多;谁家捏的面人少,面人黑形象丑,说明谁家女子少,光棍多。女孩子从小就跟妈妈学捏各种各样的白面人。有的女孩子长大订婚时,送给男朋友的礼品就是那晒干的白面人、白面牛、白面虎。面人不但可以充饥,还可玩赏。有的男孩子把女朋友送的面人珍藏起来不忍心吃,想女朋友了,就拿出来闻一闻,用舌尖舔一舔,见物如见人。有时甚至把面人按种类和大小不同,排列成队形,津津有味地玩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