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林山为啥又叫成马名山
在龙林山的西面有一座马鸣山,在枣坪村后上,后窖村以西,西沟村以东,水峪村以南,在马鸣山上有座普济寺,老百姓称基为四梁庙,现存残迹和四通石碑,碑上均称此山为马鸣山,明朝永乐大典称此山为马名山,山上有神龙祠,庙下有洞,洞中有小池,遇旱祈祷。此说法与现在的残迹是一致的。四通石碑均为清代碑,即雍正、乾隆、嘉庆碑,雍正碑上写着:"重修佛阁龙洞并廊房碑记。"与永乐大典记载是一致的。当地老百姓也称此山为马鸣山,军用地图上也明确标着马鸣山,清顺治《清源县志》与《清徐地名志》也是如是说。
将马鸣山代替龙林山的是清光绪《清源乡志》,志中说:"马名山在城西十五里,其山陡峭,有小径若羊肠,游者蛇行而上,数百步及其巅。有范(梵)宇寺,寺外松柏成林,虬干奇形,莫可名状,然多拳曲不成材,故斧斤常不不及,殆山灵之呵护使然欤;相传汉文帝牧友情与此,有印驹城,遗迹尚存。"就是此段文字,便将马鸣山移至龙林山了。后世修志时,均依此说。
近时,郭会生等马鸣山选石材,才又发现了普济寺遗址与石碑,在《清徐报》上发表文章,引起争论。后又拓梵宇寺石碑,研究永乐大典辑的《太原府志集全》,才愈来愈知基是张冠李戴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