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一篇不过瘾吧!那么就由泊头独特的宗教风味。
一、基督教 “基督教”为中国对基督教教派之一“新教”的称谓。查民国21年《交河县志料》:市境基督教堂多建于民国初年,寺门村教堂设立较早。由此境内基督教活动始于清末民初。据《交河县乡土事情调查》:市境基督教(规模)略逊于天主教。民国9年(1920年)于交河城里建耶稣大教堂,民国20年(1931年),堂基卖出。时交河县约有教徒四百余人,信教者约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二。解放后,信仰该教的活动者极少。“文化大革命”以后,仅有男女教徒2人,因无活动场所,亦无牧师,且年岁较大,已不参加教内活动。
二、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伊斯兰教。元明时期,部分回族迁入泊头后,伊斯兰教遂在泊头兴起。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建泊头清真寺,泊头西八里庄、沙河涯、高川、阁上等地也建有清真寺。至民国,泊头及泊头西八里庄、沙河涯、阁上等村均有大批回族信教群众。据《交河县志料》和《交河县乡土事情调查》:30年代仅泊头及其周围的信教回族群众就在千户左右,约占当时全县人口的8%。教中经费充实,寺产收入足敷寺用,且历年办理救济业。另据民国时期代明亮所写《河北泊头镇回民状况》一文:民国时期,泊头市区共有清真寺三座,一座在马市街南端与清真巷街会口处,地据本镇最西南隅(即始建于明永乐二年的泊头清真寺)。该寺所占面积极广阔,工程浩大宏丽,建筑庄严坚固,远处望之粉垣围绕,殿楼宇脊与丛树相映,很是辉煌可观,尤以礼拜堂之顶颠高约达五丈余,数十里外,亦可遥望屹然矗立。该寺内每日礼拜时,除念经人外,仅有八九人,聚礼日约有百二十人。另一清真寺座落于茶店街中间,该寺礼拜堂约五间余,沐浴室三间,客室及阿訇寝室三间,仓厨房一间,计约十余间。时任甘肃马辉真阿訇,每日作礼拜者仅四五人。再有一座在河东车站街,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由石海先生倡建并捐田2亩多,民国19年(1930年)落成。寺内时任石充恒阿訇,每日礼拜者四五人。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回族人民十分关怀,伊斯兰教活动较为繁盛。职业宗教者约有150人。信教居民难以计数。伊斯兰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众多派别,泊头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在教法学上,属于此派中的哈乃飞派。清初以来,西北地区除老教“满的目”外,先后出现几种新教派,嘉庆年间,泊头茶店街石玉彪在宁夏经其任阿訇的兄长石玉龙将新教“哲赫林耶”派传入市境。泊头之老教派虽与哲赫林耶派在寺坊的统属关系上和在某些宗教仪式及习俗的细微末节上不同,但都为逊尼派,都是认主独一的遵经派。故自古以来,即“各遵其是,各行各经,相互尊重,互不岐视”,一直保持团结互助的良好传统。泊头市于1990年7月21日建立了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和领导市境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会长白玉宽,副会长曹玉起,秘书长张相尧。协会三年一届,定有协会章程。1990年境内有清真寺6座。市区有泊头清真寺、清真女寺、清真东寺,郊区有八里庄、沙河涯一村、阁上清真寺。宗教活动繁盛。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chuntianddaole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0624211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906242114/home?wvr=5&c=spr_web_zyzt_2345_weibo_t0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