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城乡统筹振兴试验区(简称长治县振兴新区),位于长治县东南部雄山南麓。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东汉刘秀曾在此遇难呈祥。四周群山环绕、翠绿掩映,区内别墅林立、环境优雅,被誉为“三晋农民城市山庄、上党生态宜居之地、历史红色文化名区”。是按照长治市委、市政府,长治县委、县政府以企业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示范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建立起来的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日常管理机构为试验区党委、管委会,隶属长治县委、县政府,全额事业正科级建制,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城乡统筹项目研究办公室、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文化产业旅游开发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后勤管理接待中心。下辖三个行政村,两个集团公司7个子公司,流转土地6331亩,农民人均收入16000元,职工人均收入36900元。
多年来,试验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按照“村企共建、兴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先后在“三农”工作中投资3.6亿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和新农民教育。红色文化广场、休闲山庄、文体活动中心、集中供热站、秸秆燃气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寄宿制学校、卫生院、劳保所、派出所、计生站、财政所、文化站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健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给力。形成了生活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物质精神充实、社会保障无忧、幸福指数攀升的良好格局。
我区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企业帮村到企业管村到村企共建再到撤村设区的发展路径。在努力打破机制壁垒,积极破解发展瓶颈,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实践。以“实施三项带动、建立五种机制,加强两项改革”的“三带五建两改”为目标,以“构建三大体系、破解两大瓶颈、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五化目标”的“3235”城乡统筹发展为手段,走出了一条市域城镇化的新路子,成为全省“就地城镇化”的样板,被誉为“振兴模式”。
“十二五”期间,将围绕“就地进城、就地入学、就地就医、就地就业、就地养老”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目标,大胆地试,扎实地干,不断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振兴试验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到“十二五”末,新区面积将达到12.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万人,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试验区成立以来,先后获评“全国乡村度假示范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长治振兴集团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企业”。 振兴现代农业园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首家“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园”。振兴村被评为“中国特色村”、“中国幸福村”、“中国名村300佳”、“山西转型跨越第一村”、“山西省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