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婚俗

家乡区县: 湖北省樊城区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礼。而襄阳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首先是订亲。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称“拿八字”,也叫“传庚”。男方父母择吉日请信任的算命先生将男女二人的八字进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克,则婚议作罢;若相合相生,则可订亲。整个订亲过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过问。俗谚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次是择期。订亲之后,男方每年给女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适当时候,男方请红爷到女方协商迎亲日期,女方则提出聘礼规格要求,红爷往来奔走,双方同意后即下聘礼,确定迎娶日期,一般订在黄道吉日,或阴历双日子。襄阳人喜爱选择初八、十八、二十八几天,叫做“要得发,不离八”。 最后是迎亲。民间也叫“过期”。女方在迎亲前一日设宴待客,男方在迎亲当天中午设宴。迎亲当日,男方清早出发到女方家迎接新娘,不管多远,一般认为婚车迎接到新娘后要在十二点之前到达才算吉利,女方这边在男方来迎亲时有开门红包,一般有两道门,在第一道门上有一个大的,大红包一般是新娘的兄弟姐妹所得,还有几个小的,但是小的没有定数,如果开门人不满意,男方要一直递红包直到开门人满意为止。第二道门上只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不能不拿,在新郎进了新娘所在房间之后,要帮新娘穿鞋,但必须先把鞋找到,一般是由新娘的姐妹或者朋友把鞋藏起来,由新郎本人和朋友找。为了方便新郎,女方一般是把鞋提在手里,但不会太明显,而男方这个时候如果发现了就会在鞋上纠缠一番,最终会给出红包,这就是提鞋红包,不过遇到粗鲁的就会直接动手抢。穿上鞋后再经一番折腾再举行婚礼仪式后新郎就可以抱走新娘了。新娘由兄弟或侄辈男丁相送,叫做“发亲”。新郎接新娘来回路上要转成一个圆,意喻一个圆点,圆圆满满。到新郎家后要举行婚礼仪式。正午十二点大宴宾客,谓“喝喜酒”。凡送礼亲友都在宴请之列。娘家送亲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当即回家。在婚礼仪式中,大部分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在听到新娘,新郎叫自己爸爸,妈妈的时候,都要给新娘和新郎红包,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有的人把它叫做改口,有的把它叫做认亲。 婚礼仪式中,新人双方的父母在商量给新人红包的时候,红包的个数一定要一致。要求是,如果双方的父母给红包就都要给。不要一方给,一方不给。一方的父母给一个红包,另一方的父母也给一个红包。一方的父母给2个红包(父母一人给一个),另一方的父母也给2个红包。如果不给,双方父母就都不给。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辈来迎新婚夫妇至娘家,谓“回门”。酒饭后即返回男家,谓“三天不空房”。在整个迎亲过程中,还有许多琐碎的象征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红枣,即“早立子”(枣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儿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征二人偕同到老,等等。“铺床”又叫扫床,在农村婚俗中是一项重要的礼仪。新人婚礼前一天晚上,要请两位只有一个儿子、父母双全的妇女为新人铺床。铺床者手端盘子或筛子,内装有带核的果子,如花生、红枣等,以示新人早生贵子、子女双全。另外,铺床时又有用圆饼、莲藕、红筷子压在床头,以示夫妻团团圆圆、情深意长。

我的家乡区县专题首页: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fancheng.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uangliuq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313717.html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404208965

欢迎来访~

枪枪(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