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到访浙江大学,在图书馆与大学生分享读书时的占座经历,并寄语同学们发扬“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追求真理,树立创新理念,用创业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提供精神滋养。
李克强:“今天很高兴到浙大来和同学们分享青春。”
2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浙大图书馆三层阅览室。一句“分享青春”拉近了和90后大学生的距离。在随后的交流中,总理与大学生聊得很开心。
大学读书时到图书馆占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曾经的记忆,李克强也有同样的经历:“我们当时在北大,77级高考进入学校,那时候学校没有准备那么多椅子。整个图书馆几百把椅子,我们3000人。早上六点多就要到图书馆,大家求知的愿望非常强烈,都是拥挤在图书馆的大门口。门只要一开,蜂拥而入,先把一个位子占住。你们现在怎么样?”
学生们回答道:“我们现在也是,大早上也要去排队的。尤其是考试中,或者考研接近的时候,同学们都是一早去排队,拿很多书。”
交流中,李克强一一询问大家的专业。一位同学说,自己是研究棉籽综合利用的。李克强接过话茬:“我们在农村的时候一年有半斤棉籽油,知道怎么吃棉籽油吗?棉籽油是非常苦涩的。”
学生回到:“不知道。”
李克强详细为学生们介绍道:“把棉籽油烧热以后,在上面喷一点水,它就蒸发了,苦涩味就可以减轻,再炒菜吃。这是农民的发明。”
学生答道:“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让它的口感变得更好一些。”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现代浙大的校训是“求是创新”,这成为当天李克强与大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
李克强说,“我刚才看到你们的校训叫做‘求是创新’。大家对求是创新这四个字要有深刻的理解,它有丰富的含义。求是这个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语言,孜孜以求,仔细地研究,一点一点地去探索,追求真理。”
李克强说,“求是”是创新之基,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创新”一词则取自现代,“求是创新”四字校训融古通今。又听说到浙大学生创业率全国高校第一,李克强表示,创业要依靠创新,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