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这场辩论其实就两个意思:一、老百姓都是弱智,统治者想叫他们咋地,他们就咋地;二、成大事者,不拘成法,也不拘礼法,爱咋地咋地。于是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了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严刑峻法控制民众。具体来讲,是加强连坐法:编户籍,伍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伍什有相互纠察告发“奸人”的责任,如果隐瞒不报就要同罪连坐。不纠察告发奸人者,腰斩;纠察告发者,与前线斩首同赏;藏匿奸人者,与前线投降敌人同等处罚。为了防止奸人隐藏到客舍(旅馆)里,商鞅发明一种叫做“验”的玩艺儿(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或者良民证),无验不得住店。招留没有验的旅店老板,要同罪连坐。此外,还采用了诸多残酷的刑罚:腰斩、枭首、车裂、凿顶(凿穿头顶)、抽肋(抽肋骨)、镬烹(锅里烹煮)。
第二,奖励军功。军功以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官爵按军功大小来排列。斩得敌人一个首级赏给爵位一级,以此类推;战争中投降敌人的,严厉除罚。
第三,严禁私斗。凡进行私斗的,不论对错,都要受到处罚。
第四,兴农抑商。凡努力从事耕织事业,生产帛粟多者,免除徭役;凡从事商业图谋末利,或者因怠惰而贫穷的,要连同妻子儿女一同没入官府作奴婢;凡弃灰于道路上的,按怠惰论处。
这些措施有没有成效呢?有,且成效很大。中国人民从历史的起点就向后世证明:中国人民得前头有甜头,后头有棒头,也就是恩威并施,他们才会好好的干。
总之,秦国就这样让商鞅玩大发了。有甜头,也有苦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