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到广州3日内需登记 是否管得太宽?

家乡区县: 广州市花都区

近日,广州市政府发布的一份通告中要求“外地人来广州3日内需登记”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时下公民迁徙越来越自由,这个规定是否管得太严,也管得太宽?人口流动如此频繁的广州,三日内登记信息是否行得通?相关负责人回应,此举是为准确掌握来穗人员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进一步加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但服务百姓的新规除了要合法合规,更应该合情合理。

广州规定外地人赴穗3日需登记 被质疑管太严太宽
21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来穗人员居住登记工作的通告》。《通告》称,非本市来穗人员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所在街道(镇)或者社区(村)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或者居住变更登记等一系列对来穗人员信息登记的规定。消息公布后,不少网友表示,时下公民迁徙越来越自由,这个规定是否管得太严,也管得太宽?人口流动如此频繁的广州,三日内登记信息是否行得通? >>
疑问1:庞大流动人口管得来吗?
今年4月,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官员曾向媒体通报,截至2013年年底,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人,按照一定漏登率计算,广州实际居住流动人口为837万人左右,而广州常住人口为832万人。有调查显示,800多万流动人口中,无固定职业者超过20万,其中接近一半为初中以下学历,而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超过3万。有网友提出怀疑,面对如此庞大的来穗人口,相关政府部门是否规定3个工作日内登记信息就可以管得来?具体执行有没有保障?
疑问2:3日内不登记是否要处罚?
有外来务工人员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即使有相关规定,也不会主动去相关部门登记信息,因为政府发布的规定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不去登记信息,既不会影响我留在广州,也不会有相关处罚,没必要专门花时间去登记信息。”记者在网络上查询,不少网友发表了相同的看法,认为《通告》对于来穗人员的规定,完全依靠个人自觉。多数人可能会因为嫌麻烦等原因不主动去登记。而《通告》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非本市来穗人员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没有进行信息登记如何处罚?
疑问3:短暂停留也要登记太严格?
有网友称,如果来广州进行短期旅行、学习、出差、看病等,时间仅一个星期,也需要登记吗?为什么要把“3个工作日内”作为标准?如果刚好来3天或者4天,难道也要去登记?还有网友提到,广州有多个批发市场,不少市外商家前来进货,可能需要逗留两三天时间,如果强制实行登记,会不会对广州的市场自由和人员流通造成影响?甚至有市民对这样的规定表示反感,认为这是否意味着到广州也要像到国外一样“落地签证”?那还不如守住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进站一个登记一个。
疑问4:房东成信息登记责任人?
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按照《通告》的规定,房屋出租人和用人单位将有义务为相关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收集信息,这样是否会存在相关政府部门向他人转移工作职能的嫌疑?并且,《通告》中并没有指出来穗人员跳过房屋中介机构,直接向房屋出租人租房住时,是否由房屋出租人向相关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构登记来穗人员基本信息的相关规定
疑问5:个人登记信息安全谁负责?
办证难,常为市民所诟病。来穗人员信息登记类似于“走办证手续”,不少网友担心,相关部门的登记效率是否能满足要求。有网友说,如果办理登记信息时必须本人前往,且手续麻烦,占用时间长,将降低来穗人员前来登记信息的积极性,特别对于那些短暂停留在广州的人。有外来人员向记者反映,如果可以进行网上登记信息,将有效提高效率,但是他同时担心网上信息录入的安全问题,一旦错误登录网站进行信息登记,将泄露隐私,他呼吁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并加大信息安全的保障力度。 >>
===官方详解登记新规===
初衷:掌握基础数据制定科学政策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陈绍康表示,此次核查旨在摸清“人屋”底数,研判来穗人员的基本现实需求,秉持加强服务、登记便捷简单的原则办事,使来穗人员共享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截至今年10月,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来穗人员713.39万,漏报率约28%,“此次摸查主要是为了弄清楚这28%的漏报人员情况”,并不是对几百万人重新摸查一遍。
登记重点:五类人群
据介绍,此次核查的登记重点包括五种类型人群:1.居住在出租屋内的来穗人员;2.借住、寄住、直接受雇等方式居住在居民房屋中的来穗人员;3.在用人单位就业和居住的来穗人员;4.建筑工地的来穗人员;5.时租日租房、旅业宾馆和其他场所的来穗人员。 同时将驻穗部队(武警)大院、中央(省)驻穗单位大院的来穗人员和在穗全日制院校就读学生也纳入登记范围,确保数据核查等级覆盖全、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
需要登记人群:亲戚朋友借住、寄住人员
对于来穗人员只是短暂探亲访友是否也需上报登记等问题,市来穗人员管理局方面明确表示,有亲戚朋友借住、寄住,或直接雇用保姆等方式容留来穗人员居住的屋主,也应在来穗人员入住后24小时内登记来穗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基本信息,并在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街道或者社区报告。亲友来穗借住而未登记的,以劝谕为主,暂不开罚,但若存在租赁关系的,房东未及时上报来穗人员信息,则最高处以1000元的罚款。
不需登记人群:入住酒店的就医、出差、旅游、探亲人员
就医、出差、旅游、探亲的来穗人员已在宾馆、酒店、旅店、招待所等旅馆业住宿且办理住宿登记,不需再重复居住登记。未在酒店、旅馆办理住宿登记,只要来穗过夜就该办理居住登记。
惩处:最高可罚3万元
据介绍,来穗人员3个工作日内不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出租屋主在3个工作日内不报送来穗人员基本信息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未按照本规定报送租赁房屋信息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将接受租赁委托的房屋情况告知市房地产租赁管理所的,由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报送房屋租赁情况,逾期不报送的,处以1万元罚款。 有自用集体宿舍的用人单位3个工作日内不报送所雇用的来穗人员信息,由街镇来穗人员管理服务机构责令其改正,经教育仍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按每安排居住1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公众意见:10天只征求到1条
8月1日-8月11日期间,穗府36号文曾在市来穗局官网征求意见,但由于该局当时并未对媒体通报,在10天的征求意见期间,该征求意见稿收到的公众意见仅为1条。导致大多数民众对该征求意见稿并不知情,以至于文件像是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4年前广东就有此规定
2010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流动人口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乡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申报居住登记。”>>

钟嘉怡(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