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不应现在“搬家”
新民的李女士有几笔在存的定期存款,一年期居多。
“央行降息了是什么意思?我要不要把这些钱提出来?”“如果现在还有闲钱,再往银行送,合适不?”
理财师建议:由于对调息的概念不了解,无论央行升息还是降息,一些市民只要听到调息的消息就想要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李青建议李女士,要等到存款到期后再考虑提出来,到时再“率比三家”重新存,“如果不取出来,存款利息是按照调息前的高一些的利率计算的,而未到期就提出来则变成了活期利率。”首次买理财建议“保本”
“我看最近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下降了,定存不合适了,想转投理财产品。”
刘先生此前一直“钟情”于一年期和三年期定期储蓄,从未接触过理财产品,想知道买哪种适合。
理财师建议:考虑到刘先生对风险的承受力稍低,李青建议刘先生购买保本并且保最低收益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投向一般为大额协议存款、同业拆借,安全性高。
“比如保证最低2.8%或3%的收益,即使有风险最后拿到手的收益也与定存差不多。”理财师说。25日下午,在某银行营业大厅,40多岁的刘女士一次性购买了50万元的理财产品。刘女士曾经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她情绪激动地跟身边人讲,近期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跑路”,她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赶忙将钱“搬家”。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宋岩秋分析:像刘女士这类转而“投奔”银行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但尚未成规模。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客户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合伙人、股东的,以亲戚方式参与交易的大客户,消息较灵通,他们可能在三五个月前就撤出了资金。”而另一部分“后知后觉”的客户并不能立即抽身而退,“贷款公司当初承诺‘随用随取’,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宋岩秋认为,小额贷款公司面临严重的“信用打压”,“过段时间,成规模的客户撤资情况出现,一些运转正常的公司也可能面临崩盘。”宋岩秋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