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山野葡萄酒

家乡区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自古民间就有用毛葡萄土法酿造红葡萄酒的习惯,清康熙皇帝谥封的“天下第一廉吏”罗城知县于成龙在离任时,当地民众用珍藏多年的土酿红葡萄酒相赠,以表深深的爱戴和惜别之情。1928年5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秦仁昌在罗城采集野生葡萄标本,并在英、美、德等国刊物发表论文,引起了世界植物学术界的关注。1989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振宁等教授深入罗城考察,证明了野生毛葡萄是广西九万大山的特有新种植物,定名为罗城毛葡萄。2000年,经法国技术权威机构鉴定,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含有两种独特的物质是其他葡萄酒所没有的。。

     在神秘的九万大山南麓,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一种为世人钟爱的珍稀物种——野生毛葡萄,罗城就是它惟一的产地。罗城早在公元1884年就有关于野生毛葡萄的记载(道光二十四年《罗城县志·卷之三)),清初“一代廉吏”于成龙自公元1661年就任罗城知县伊始,得知当地百姓喜酒成风,糟蹋粮食,曾感叹:“不知杯中之物为泪也”(于成龙《治罗自记并贻友人荆雪涛书》),于是劝民“广积粟”,以野果(即野生毛葡萄)代粟酿酒。还有史料记载,“于公廉正囊涩,善饮,得罗邑一野果土酿,遂以青菜佐之,谓之绝也”(《于成龙治罗轶事》),于成龙因此在罗城得名“于青菜”“于葡萄酒”。往后的数百年,罗城葡萄酒民间酿制得到不断的积累,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酿酒工艺,罗城葡萄酒的品质越来越好,并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档次上。
  

罗城野生葡萄酒色呈琥珀,外观深红透亮,色泽典雅;细品则甜中微酸、醇厚爽口、舌齿生津、余香隐隐,酒味层次丰富细腻,堪称色、香、味俱全。一熟谙酒道者建议,如值盛夏,饮罗城野生毛葡萄酒用高脚纯净之玻璃杯,酌酒少许,辅以冰块,以祛暑气。观之,酒色略变,下深上浅,杯以酒增色,酒随杯添香;饮之,清甜直沁心脾,令人回味无穷。试想,促夏之夜,邀挚友二三,小憩于西江河畔,在一方古香古色的八仙桌上,燃起一盏烛光,摆上一束玫瑰,在徐徐的晚风、幽幽的花香、柔柔的音乐中浅啜罗城野生毛葡萄酒,那是何等的惬意和浪漫,此时定会有一种空灵超脱、返璞归真的感觉吧。

葡萄酒是一种韵味深远而高雅时尚的产品,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葡萄酒文化。随着高度酒向低度酒过渡、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的世界酒类消费潮流,葡萄酒的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大,备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青睐。

罗城多山,且山区的土壤、光照、降雨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野生毛葡萄的生长,尤其是该县的工业化程度低,使野生毛葡萄得以在无公害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实为得天独厚的宝地。以野生毛葡萄酿制的罗城萄萄酒,不仅完全可以迎合现代人追求绿色食品的心态,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也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国内外,是公认的首选绿色保健食品。

Lqh(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